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塑华娱> 第246章 文化基因(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46章 文化基因(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于东多次对香江导演喊话,内地市场是香江电影人最后的家园,千万不要吃完草就走,要留下来跟这个家园的人一起合作。这显然不可能,要是有一天,内地电影陷入困境,香江导演有更好的选择,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陈思成豁然开朗,忍不住道:“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袁朗对成才有个评价,你太见外,任何个人和团体很难在你心里占有一席之地,你很活跃,很有能力,但你也很封闭,你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自己的,做自己的。你经历的每个地方、每件事、每个人,都需要你付出时间和生命。可你从来没付出感情,你总是冷冰冰地把他们扔掉。我觉得香江电影人有点像成才,他们很优秀,很有能力,是不错的合作伙伴,但很难把他们当成自己人。”

  方致远觉得陈思成真的很聪明,看问题很准:“没错,香江电影人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他们很优秀,能力很强,可在他们眼里中内地就是个赚钱的地方,是没有感情的。他们不关心影视行业的未来,也不会思考如何让这个产业变得更好。

  徐客和张艺某都是非常优秀的导演,但你能感觉到明显的区别。

  徐客导演拍了很多特效大片,《龙门飞甲》、《神都龙王》等等,用的都是韩国特效团队,没有内地团队,《智取威虎山》也是如此。用韩国团队本身没有问题,韩国政府对特效有高额补贴,用韩国团队便宜,而且他们技术也确实比我们好。可如果我们的特效大片完全用外国团队,不给本土团队机会,那我们的特效团队永远起不起来的。

  张艺某不是这样,拍《金陵十三钗》的时候,从好来坞请来了威廉姆斯团队,但同时请了八一厂团队。张伟平还跑去跟八一厂烟火团队说,你们要好好跟人家学,而八一厂烟火团队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张艺某在拍《长城》,我完全不看好这部电影,因为这是好来坞编剧写的故事,就跟左宗棠鸡似的,美国人觉得是中国菜,但中国人会一脸懵逼,这是什么叽霸玩意儿。不过这部电影有好来坞顶级特效团队参与,同时有本土特效团队参与。能参与这样的大项目,对国内特效团队肯定会是巨大的锻炼,能够极大提升大家的水平。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区别,徐客导演他们是把自己放在打工人的位置上,他们会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好,如何才对得起老板,但不会考虑产业问题,而内地的大导演往往是把自己放到主人的位置,会考虑产业问题,会想着培养自己的人才。

  这事本身没有对错,是大家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结果。毕竟我们是受集体主义教育长得的,会思考集体、国家、民族这些宏观层面的东西;而香江导演大多是在自由主义环境成长起来的,加上移民文化影响,更看重个人得失,不会考虑宏观的东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