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由于在纳斯达克上市,自然与这次资本盛宴失之交臂。如果博纳在国内上市,那博纳可以从资本市场圈几十亿,用来吸纳更优秀的导演,甚至投资建设院线,但博纳错过了这次机会,也就失去了成为霸主的可能。”
陈妍跟千达的杜洋交好,当即插嘴道:“我觉得是千达电影,他们手里拥有国内排名第一的院线,现在又开始进军影视制作,他们背靠千达集团,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资金势力,他们成为霸主简直顺理成章。”
“千达实力很强,拥有全国排名第一的院线,而且背后有千达集团这个靠山。可千达做地产起家的,地产思维严重,根本没有做影视的基因。企业基因说起来好像很玄,但这东西影响巨大,就像阿里一直想做社交,怎么做都做不好,树迅一直想做电商,可怎么也做不起来。千达用地产思维做影视,也不可能做起来的。”
“你觉得光线怎么样?”
“光线最大的问题是老板王长田,这个人眼光不错,但太过爱财,导致留不住人才,光线缺乏核心创作力量。华宜有冯小刚,博纳有以徐克为首的港圈导演,而光线有谁?如果我是王长田,我直接给徐和宁皓配股,给你们每人5%的股份,把你们和光线绑定。一个不重视人才的公司,可以当一方诸侯,难以成为霸主。”
“那你觉得中影如何?”
“宁皓宁老板跟中影合作过,对中影比较了解。国企最大的问题是无法用高薪绑定人才。当初冯小刚是韩山平和紫禁城影业的张和平发掘的,王忠军看到冯小刚的潜力后,就对他说,跟我们公司签约,你该拍戏拍戏,即便不拍戏,每年也给400万。
冯小刚没敢同意,回紫禁城影业,跟老板张和平说,紫禁城对我恩重如山,要是公司能给我200万,就不跟他们签约了。张和平很无奈就说,我们体制就那么搁着,别说200万,20万都给不了,怎么下账啊?你该签约就签约吧,以后该怎么合作就合作。
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宁皓是人才,应该拿资金、拿股份拴住宁皓,就像华宜对冯小刚那样,可中影这么做了吗?没有,他们什么都没做。难道韩山平看不出宁皓是人才,不想留住宁皓?当然不是,中影的体制让他没法这么做。”
宁皓点了点头,中影确实存在方致远说的问题,留不住一流人才。
徐争忍不住道:“那你觉得是哪家,你不会是想说,使君与操耳吧?”
由于各种问题xxbiquge.c地址更改为m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 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重塑华娱更新,第八十二章 宁皓和徐争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