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逐北鹿> 第二十三章 暗里交锋(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十三章 暗里交锋(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众人循声望去。

  公然反对者乃是怀荒军府户曹从事褚行。

  户曹一职在民政事务中可谓举足轻重,管民户、祠祀、农桑又带杂徭、道路、田宅之责。

  在人事缺乏的怀荒,户曹从事褚行就是实际的民政事务二把手,仅屈居于军政一把抓的张宁。

  对于如此人物张宁自是早有关注。

  他尤其记得昨晚也恰是这位浸染着几分儒雅的老者率先与自己搭话。

  当时其隐隐为众吏之首。

  可后来挑起重任处理民政善后的却是吴之甫,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哦,不知褚户曹有何见教。”

  想到这儿张宁微微一笑,不见丝毫怒色,反倒是显出几分广纳善言的意味来。

  这也令周遭紧张的众人打心底里松了口气。

  “禀镇将大人,据我大魏律令凡边镇军主及以上官职任用皆当由朝堂钦定,即便……”

  褚行的身子更躬了些,言语中再添几分诚恳:“即便大人您考虑到事从紧急,需破格提拔也应当严按停年格之制方为妥帖。”

  不知为何他的嗓音比起昨夜多了几分沙哑,像是有痰咳不出的感觉,令张宁颇为难受。

  此话一出包括吴之甫在内的一众吏员,以及远远跟随在后的镇中大户李兰、刘臧令尽皆色变。

  而王彬更是勃然大怒,若非见到自家将主仍是笑呵呵的,他怕是已经按捺不住胸中邪火挥拳打向这不知好歹的老东西。

  就连一向不露声色的邹炎也忍不住多瞧了褚行两眼。

  自开国以来元魏的官吏铨选制度就在不断完善,从最初的招纳、中正铨选到后来的征辟、察举、官学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不一而足,做到了从各方面吸纳人才。

  然而到了元魏后期,由于政变频发,常有奸臣当道朝令夕改的缘故,铨选官员的权利逐渐集中于吏部之手。

  同时文武官员间也可以相互转任,那些本为武职的羽林、虎贲也能为文职官员。

  如此情形下本就是官少爵多的朝堂自然是出了大问题,各方矛盾冲突不断。

  孝明帝神龟二年,即四年前,征西大将军张彝的长子、尚书郎张仲瑀为解决这一问题上书孝明帝,建议:“铨别选格,排抑武人,不使预在清品”。

  消息一出引起轩然大波,数千名羽林、虎贲冲到张彝府第举火焚屋,活活打死张彝后,还将其次子张始均抛人火中烧死,仅张仲瑀一人逾墙逃走。

  事件发生后本应下诏严处此事的皇室却因为惧怕激起武人反叛,仅将为首八人斩首,其余一律赦免不问。

  可想而知这自然使得矛盾进一步升级,也完全暴露了皇室已经对朝堂和武人失去了大部分控制力。

  在这种形势下,清河崔氏子弟崔亮被任命为吏部尚书,针对官少人多的现状,他制定了“停年格”这种选官制度。

  简言之,是将选官标准由才干改成资历,若有官职空缺谁资格老谁先上。

  停年格实行后,沉滞者皆称其能。

  侯官者一律以资历人选,轮到谁用谁,武人也无话可说,虽然令许多有才之士不得其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掩盖了问题。

  此时户曹从事褚行搬出停年格无异于在当场反驳张宁任命整军的同时,将其至于违背朝廷律令的大义之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