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相当的奇怪,《左传·鲁哀公二年》记载了鲁国伐邾,但是对于邾国灭茅还是从其他史料中才能引注的。
照理来说邾国灭掉自己的兄弟茅国,要是鲁国问心无愧的话为什么不去复仇再记载下来,又不是齐国晋国这种大国惹不起?
这个时间点相当的诡异,鲁哀公是鲁侯午的幼子公子宋(鲁定公)之子,鲁定公早年是靠着三桓家臣作乱得到堕三都的大好机会,但是后期在齐国的美女和三桓的压力下选择了驱逐孔子。
鲁哀公继位的时候按理来说年纪不大,应该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是对外就是对内。
考虑到对内的话,公室干不过三桓,那就只能是驱使三桓对外,胜了扩充势力,败了三桓难受。
历史上鲁哀公元年冬天孟孙氏攻打邾国一直打到二年春天,军队也从孟孙氏涨到三桓全出,不过是从邾国获得两邑附近的田地【这鲁国也衰落的太快了】。
等会!
闵沃抓住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后人的注释中提及一个说法“伐则三卿,盟唯二卿者”。
《穀梁传》的说法是:“三人伐而二人盟何?各盟其得也。”其意言季孙不得田,故不与盟也。
历史上的鲁哀公元年孟孙氏一家打邾国不成第二年三桓一起攻打邾国的绞邑,“邾人爱其土,故赂以漷、沂之田而受盟”,三家中孟孙氏和叔孙氏瓜分两地的田地,可偏偏实力最强的季孙氏竟然一点收获都没有。
这正常吗?
不正常。
这季孙氏没有得到的战利品应该就是借着邾国的手从茅国哪里得到的!
再联想到季孙氏未来将会对颛臾国动手被孔子劝住,而且同样的借邾国的手获得了鄅国的城邑和田土。
闵沃整个人就是豁然开朗,合着这一切全都是鲁国季孙氏的扩张啊!
想到这儿,闵沃不由得有些可惜,要不是季孙氏雄才大略的基本上都是前面几代人,被春秋的政治格局所困,不知道还能玩田氏代齐那一套,鲁国可能就真的成了他季孙氏的。
以季孙氏那种为了扩张不要脸面的性格,要是真的成为了鲁国的君侯,鲁国领土未必只有历史上那么大一点。
猜测是这么猜测,可闵沃是不可能将这种结合未来的事情跟鲁侯午他们说的。
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一点——彻底的剿灭盘踞在茅国故地上的三邾残军。
对于怎么打闵沃基本上是了然于胸,可是怕就怕在季孙氏会不会在路上有什么手脚,比如说联系鲁国西方大夫扮成盗匪阻截个粮道啥的。
不管季孙氏对茅国是什么用意,但是大家既然都知道有季孙氏的手尾,对这个突破下限的家族不能用常理看待。
好在闵沃出身的棠邑闵氏也是在鲁国西方,之前接收了一批西方大夫的姻亲故旧做甲士也是混了一个脸熟,现在各种信件使者向西边传递不求他们能站队自己这边,只求动手之前能泄露个消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