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宋好儿郎> 二百一十六章:换个思路解决(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二百一十六章:换个思路解决(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赵祯只觉得背后有谁刺了自己一下。

  他看着张之白,问道:“张卿,这话可对?”

  秦为的心马上就凉到了肚子里。

  哥,你竟然不知道这些数据?

  你这个皇帝咋当的?

  这个大宋竟然没亡国,真特么的是个奇迹了。

  张之白也觉得有些尴尬,就说道:“臣也不知。”

  “三司使。”

  赵祯看向了王尧臣。

  宋祁脸上苦笑着,出班道:“陛下,臣……。”

  这些数据本来就没什么大用,他作为三司的一把手,哪有时间关注这些。

  平日都是下官的官吏把各地的整体耗费统计出来,然后再总和相加到一起,如此简单有效。

  至于那些岁入,每年看看结余不就知道了吗?

  何必还要专门算这个。

  秦为这句话算是把满殿君臣都给问住了,看看王尧臣的脸色吧,真是又红又白……

  “臣知道。”

  秦为接着出来说话。

  赵祯一脸黑线,心想才将觉得你受了委屈,想着以后对你好点,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你这是活该啊!

  两个问题重臣们都不知道。

  你一个五品承旨却知无不言……虽说这是好事儿,也证明自己当初选择秦为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可你这么不给面子,让宰辅们咋活?

  沈安看了张之白一眼,“截止于去年,我朝每年岁入钱币平均约两千五百万,三成用于养军。每年绢布传出大约五百余万匹,几乎全都用来养军,至于粮食……”

  “好了……”

  赵祯叫停了秦为的个人表演秀,然后有些抱恙的看着群臣,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丢人啊!

  不知道数据就已经够丢人了。

  现在看看这个大宋每年要花多少钱来养军,可笑的是每年厢军的数量还是在飞速增长。

  大宋是很有钱,相比于周边国家,大宋更是富得流油。

  可有多少钱也不够这么造的啊!

  为什么就不能换个思路解决呢?

  宰辅们面面相觑,但神色却渐渐平静。

  数据掌握不是难事,大不了下朝后问问就是了。

  可这个祖宗之法……

  张之白和宰辅们用眼神交换了一下,说道:“陛下,臣等以为……厢兵的耗费虽多了些,但总归也是个解决办法,毕竟……”

  这还是怕造反啊!

  不过这次不是皇帝怕,而是群臣怕。

  你们怕什么?

  秦为觉得这个大宋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

  “陛下,臣有一法,不值当讲否?”

  这不知道该不该说,意思就是我有个想法要说。

  可现在这种情况,我怕说了你们发飙。

  王臻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想说就说,难不成我们这几个好家伙连给年轻人说话的权利都不敢有么?”

  这话看似在训斥,却是在堵其他宰辅的嘴。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儿,咱们应该鼓励,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王尧臣没说话,却笑着点点头。

  这下倒是轮到张之白尴尬了……有你们这么护犊子的吗?

  你们这什么眼神?

  都看着老夫干啥?

  赵祯看在眼里,心中除了欣慰还有些羡慕,曾几何时他也想有人护着,可他是帝王,至高无上的皇帝。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有资格护他。

  “你说……”

  机会难得,秦为赶忙道:“臣认为,可以以工代赈!”

  一群大宋朝最有权势的家伙在盯着他。

  可偏偏这里有一半人都是对他呵护有加,有时候秦为觉得老天爷真的待他不薄了。

  就大宋这种情况,但凡背后来几个有权势的人指手画脚,他早就上西天喝茶去了。

  秦为收拾了一下语言,轻松道:“收为厢兵倒是好,可每年又会少一笔赋税,多一笔支出,到时候养不活那么多军队咋办?还不得多收赋税……”

  原先纳税的百姓变成了军队。

  他们不但不纳税了,每年还得耗费不少钱粮去养着他们。

  “可多收赋税之后,百姓越发的穷困,必然会揭竿而起。到了那时,灾民确实是没反,可百姓却活不下去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