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行事还得要有个借口,也就是师出有名。
包括辽人对大宋开战也会寻个借口。
大宋若是在此刻发兵党项部,先不说能不能打下来,首先他们么有一个能站得住脚的理由。
这是要阴谋颠覆西夏啊!
一边说是藩属国,一边对藩属国下黑手……
这个大宋不要脸!
殿内的君臣都面面相觑。
张之白说道:“陛下,调派些援军去吧,就算党项部如今只是内乱,但臣敢说一旦有人反叛,大宋边境必将受到侵害。”
赵祯点点头,说道:“那个叛逆,罢了,各处派些援军去吧。”
这个是惯例,但凡哪里有危险,先把援军派去再说,若是有大战的风险,那么宰辅们,或是重臣们就要准备挂帅出征了。
“陛下,厢兵可要调集些去?”
厢兵去了也只是炮灰和苦力,真正作战的主力还得是各地禁军。
赵祯摇头道:“无需如此,若是郑重其事,西夏党项各部反而会觉得大宋有趁火打劫之嫌,去一些援军就罢了,若是有变,河东路那边也来得及救援。”
张之白带头躬身领命。
吕夷简却说道:“陛下,听闻秦承旨最近练得精兵,今日坊间都在流传北伐军一战溃败了殿前司的捧日军,此等悍勇乃我大宋之福啊!”
这话隐晦,但在场的君臣都知道他在说什么。
秦为练出了所谓的精兵,这一点早就毋庸置疑,今日城外演武无数人都看到了。
可看到归看到,若没有一场真正的战役,北伐军仍旧在汴梁城里站不住脚,甚至还会引得其他禁军衙门的忌惮。
既是精兵就该上战场去考教,这不是吕夷简故意针对谁,反而他是在帮秦为证明。
毕竟这都是秦为惹出来的事儿。
北伐军如今的名头不小,一半是秦为引来的话题,一半却是赵祯那句‘强军强国’的口号。
“头痛!”
赵祯觉得这事儿不怪自己,要怪就怪秦为。
张之白也觉得这个势头不大好,“陛下,此事既然北伐军以操练得如此精锐,那不如就将他们派去,反正这次我大宋只是戍边而已,并没有什么大的风险。”
老张的意思很明确。
他秦为不是口口声声喊着要为大宋开疆吗?
现在机会来了,让他带北伐军去一趟,不管有没有仗打,只要他去了这一遭,北伐军就算是真正上过了战阵的部队。
以后再有人对北伐军诟病什么‘散邸司的贼配军’,只需一句‘你可上过战场’?就能堵回去。
宰辅们都是成精了的。
他们岂能看不出赵祯对这支北伐军的重视?所以……既然重视,那就要好好打磨才行,就算铁杵没能磨成针,给他镀上一层金也是好的。
来吧!
秦为最近太安生了,这不好……得给他找点儿事做才行。
赵祯有些意动了。
他是想栽培秦为一番,文事上好说,可武事呢?
这个……机会来了。
他看了张之白一眼,说道:“可他们毕竟是脱离了散邸司的汴梁禁军,这个……贸然派京中禁军出军,怕是不合规矩吧?”
张之白正色道:“官家,规矩是死的,可……可人是活的,真要开战了,别说是厢兵,百姓也得上阵啊!”
众人都在点头。
然后刚安排好庆功宴秦为的秦为就被赵祯叫来了。
刚一进门,秦为就抱拳大声道:“陛下,微臣不辱使命,拿下殿前司!”
这货的脸皮真是厚啊!
啥叫拿下殿前司,说得好像殿前司是叛军一样……这话也就是王德用没在,若是在的话,少不得被气个半死。
大家腹诽秦为脸皮厚的同时,也不免心中暗暗思量。
心想这少年难道真是有名将的天赋?
名将并非是指会练兵之人,而是指运筹帷幄的将领。
秦为用自己的法子将一群散邸司的兵痞,练成了能够一战击溃殿前司禁军的精兵。
这……
赵祯有些骄傲看向了宰辅们。
看到了吗?朕给咱大宋发掘了一位名将胚子!
张之白看懂了赵祯的眼神,可还是有些不可置信,他忍不住问道:“为何能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