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宋好儿郎> 二百九十一章:砸出一个大宋第一高校(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二百九十一章:砸出一个大宋第一高校(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甚至都不用刻意引导,他们就能将大宋身上的这些弊端看清楚,从而自发的开始改革。

  大宋做官可是容易多了,几年就是一次升迁!

  只要他们能通过科举,到时候只要稍微运作一下,这批人升官上来。

  他们或许不能接触到权利的中枢,却是底层最有执行力的一批人。

  哪怕你是宰辅,发下来的政令也是要靠这些人来执行的。

  到了那个时候……我靠!

  谁能挡我!

  一出手就是千百来号人上阵,上面的政令到了地方,谁还管你初衷是什么,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什么清流党、守和党,都滚蛋吧!

  想到就要做到,秦为一溜烟进了宫。

  “什么?你要重振国子监和太学?”

  赵祯觉得秦为就是一时的热情,不过国子监和太学没落了也不是好事。

  现如今大宋的最高学府,俨然成了那些权贵官宦家的镀金通道。

  那些没什么本事的官宦子弟,混个国子监的名额,就能直接参加科举省试。

  这让那些从地方上,真正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学子,怎么活?

  他们没有国子监学子的身份,就只能从最低级的乡试开始,再到洲考、然后才能到省试,再到殿试……爱阅app完整内容

  不过那些真正有才学的官宦子弟是不屑于走这种捷径,毕竟脚踏实地根基才稳。

  赵祯也想改变这一现状。

  给大宋朝堂输送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

  当然,大宋不缺文人,所以这对赵祯来说可有可无。

  他摆摆手道:“你若是能说动甄良,那就随你。”

  国子监和太学本就管理松散,想要彻底整改绝非易事。

  所以赵祯觉得秦为只是找到了一个好玩的事儿,新鲜几天罢了。

  给他去,好歹他有钱,多少能为国子监和太学做些好事。

  可消息不断传来,赵祯也有些坐不住了。

  “陛下,秦为又要砸钱了!”

  许茂则带着最新消息小跑进来,喘着气道:“他以国子监的名义发了檄文,说是聘请天下有才之士来国子监任教,而且要是大儒之士,就是那种曾经教授过许多进士学子的真正的大儒!”

  这……

  赵祯有些蒙圈,他喃喃道:“那些人可都是风骨之人,他们去能屈尊来国子监这种官家子弟镀金的地方?”

  “他们是不想来……”

  许茂则苦笑一声,摇头道:“可加不住秦为舍得砸钱啊!一个大儒一年薪俸两千贯!……陛下,两千啊!就是当朝宰辅也不过如此了吧?”

  “竟如此豪……”

  赵祯想说他怎们能如此豪横?

  又莫名其妙的想到了他老爹在世时曾写过的一首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一首劝学诗,真真切切写尽了天下学子寒窗苦读的真正初衷。

  说什么忠君、忠国、忠社稷!

  说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有足够的利益驱使,只有这样,这些所谓的志向和报复才能有机会施展。

  若天下钱财不再动人心。

  谁还愿意寒窗十年求功名?

  赵祯摇摇头,他不知该说什么了。

  用钱买学问,这事儿看着荒唐。

  可却是钱买年来历代先贤用各种案例留下来的金道理……

  他只能在心叹道:想你秦为此时舍得砸钱,到时候万一赔了,别来找朕哭就是了。

  ……

  秦为又要搞大事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