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嫡长子> 第322章 继续发展(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22章 继续发展(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上策呢?”

  “陛下、少司徒,可还记得船厂船工不够?”

  朱厚照眉头一抬,到底还是大商人,他似乎抓住了什么。

  梅可甲微微低头,“多的地方往不够的地方纾解,虽说是麻烦了些,但一劳永逸且一箭双凋。”

  经提醒,朱厚照就能想到办法了,“开设技校即可,先期可以免费,正好也可解决船工不足的问题。”

  “如此,百业皆可兴旺!”很简单,既然可以引导这些人去做船工,那自然可以引导去做别的营生,“怕只怕,有些人故土难离,会不愿意。”

  梅可甲低垂着眼眉,“少司徒,许多人到京师来本来就已经离了故土了。且丢了土地的百姓,都是为了求一口口粮。愿不愿意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如何凭一技之长有一个营生,这才重要。”

  朱厚照忍不住笑了一声,他想到一句话。

  穷人,没有选择权。

  “这是个办法,且眼下刚入三月,大约要有半年的时间,你们两人又各经营一处船厂,下去以后便在不夜城建造之地宣传,因为这里的营造结束以后,朝廷将不会再兴建如此大规模的建筑。船工的学习以自愿为原则,对了,每日工钱要写清楚,可以累进,学徒、出师、熟练分别对应不同的工钱。”

  “就眼下来看,朝廷绝不止就在三处设市舶司,海贸的规模一定逐步扩大,所以船厂不仅要造更多地船,也要鼓励造更大的船!”

  “是,遵旨!”

  创造就业、鼓励创业、再规范就业市场……

  朱厚照在小农经济的环境里,千方百计的搞些花头。只可惜经济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说,到目前为止,也就只能通过与外部的贸易来创造变化,造船就是因海贸而起。

  而在内部,一谈起来还是河工、种地,其实有些无奈。

  提到这个他想起来一事,

  “上次你入京时,带回来的那姑娘,叫……叫……”

  梅可甲心领神会,“回陛下,是叫孟樱。”

  “喔,对对对。”朱厚照掐着腰,“她父亲应当从监狱里放出来了,联系上没有?能不能带回来可培育的红薯?”

  “陛下,婆罗洲远在海外千里之地。而且近来臣听归来的海上商人说,红夷对此物进行了管控,不允许随意将其带离其岛。”

  “有管控?那岂不是说明婆罗洲就有?!”

  顾左和梅可甲有些奇怪于陛下的思路,但其实仔细想来,也不是不对,“……应是如此。”

  朱厚照龙颜大悦,大手一挥,“宣锦衣卫!管控怕什么?朕只怕它没有!

  只要有,抢也要抢回来!”

  这可不是谈温良恭俭让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