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军报完全改变了宫里的氛围和节奏。
其实朱厚照很想御驾亲征,他有这个冲动。这个时候的信息传播实在过于慢,他现在拿到的这封奏报都不知道是几天以前的了。
两眼一抹黑的抉择,和赌博没什么两样。任何一个后世之人都能被这种状态急死。
但是亲征……
一方面永寿宫的怀颜、怀笑虽然已经临产,可毕竟还没生,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另外的一后三妃肚子更没有动静。
另一方面他心中有内患的隐忧。
所以这个时候任性出京,实在不是个好选择。
战争可是关乎无数人性命和国家前途未来的事。
不过再烂的选择,也比不选择要强。
斟酌再三,朱厚照最终开始开口了,“拟旨吧。”
王鏊自告奋勇,“臣来执笔。”
“首先,让杨介夫回京。不管他巡边到了哪里,都让他回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这个不会打仗的钦差反而会有不利影响。”
杨廷和两个月前出发,其实再过段时间也回来了。只不过没想到鞑靼人会在夏天的时候就忍不住兴兵来攻。
“其次,朕与诸位爱卿要在能拿主意的事上坚决拿主意,不能拿主意的事情上,则要真正信赖戍边的臣子。
给周尚文部的旨意,照拟,令他争取收服右翼蒙古的两个万户,突入草原,捣敌老巢,若是不能收服,则不必勉强,只要他们不进攻大明即可。具体怎么打,朝廷不要替周尚文定,可以让他便宜行事。但有一条要讲明,作为统帅第一位的是要保证能打胜仗,任何时候都要从军事的角度而非政治的角度考虑问题。打赢,就是他最大的政治!
再向杨一清去旨,榆林、宁夏、甘肃之兵马朕都给了他了,要他灵活机动,不以一城一地得失为要,而以杀伤鞑靼士兵、战马为最高战斗原则,必要时施行坚定的坚壁清野策略,如果能做到,尽力疏散百姓,减少伤亡。还有户部尚书也来了。”
韩文跨步上前,“臣在。”
“顾礼卿呢?”朱厚照又追问一句。
没在。
“宣他进宫!”
刘瑾不敢耽搁,急忙吩咐下去。
朱厚照则继续,“鞑靼已经入寇花马池,这一次非比寻常。户部持圣旨,于民间征调漕船,内帑和国库各拨五十万两银子,从江西、南直隶、浙江购粮,北运入京。朕说的是购粮,不是抢粮。”
这些粮食他运进京城是要储备起来。
既然知道自己的所谓军事才能低于那些历史留名的人,那他就打富裕仗,先把京师塞满粮食。一旦杨一清败了、周尚文远在天边,那他就很有可能要在京师固守。
这些粮食就是保证。
“臣遵旨!”
朱厚照想了想眼下的季节:芒种已过,北方到了要收麦子的时候了。
真是不巧。
“今年北直隶各府都在分田,朝廷花了大力气帮助百姓春耕,内阁立即组织各地官府,加速收割各类粮食作物。诸位爱卿想过没有,万一有兵祸,粮食还在田里,就是不被打死,也会被饿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