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一剑吞鸿> 391章 卷舒风云,思接千载(下)(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391章 卷舒风云,思接千载(下)(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战后,刘诩再也没有出现过军旅之中,那时的宫中有人称在文通馆见到过刘诩,因这一句传言,后世有很多人都认为,刘老头儿就是当年的刘诩将军。

  不过,这个说法,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同,疑点有二:第一,根据从战场上和刘诩将军一起退下来的士兵们说,刘诩将军身中数箭,前胸后背已经被砍成了肉泥,还没有走到成都,便已经气若游丝了,根据这个疑点,刘诩将军很可能在回到成都后便已经气绝身亡。

  第二,刘诩将军当时上有老下有小,怎能在伤重痊愈后抛妻弃子在文通馆修身养性呢?

  倒是第二种说法,在民间颇有信服度。

  宫内一些爱嚼舌根的常侍们经常在私下里说,这刘老头儿原是孝仁帝刘禅时期少府麾下的一名四百石尚书丞,在大汉帝国重新一统后,文武英才济济一堂,当时政治清明,还是青年的刘老头儿自觉官场无望又无趣,便到文通馆过起了半官半隐的学读生活。

  时光如水,转眼百年,孝仁帝走了,神武帝走了,新帝刘彦也已到了大衍之年,但这刘老头儿还是活蹦乱跳,一顿能吃三碗饭,很多宫里的老人儿都说,照此下去,这刘老头儿很可能在

  百年之内化身成圣。

  不过,这都是一些宫廷传言罢了,半真半假,各位看官自悟吧。

  书归正传。

  文通馆比起其余三馆,要高出来许多,高出来的部分日日夜夜灯火不断,刘老头儿平时起居生活在此,学思践悟在此,观星占卜也在此。

  每隔几日,这位集百家之大成的刘老头儿,便要登临文通馆楼顶,观星一番,一来推演天下大势,也好禀报刘彦尽一份臣子本分,二来清心寡欲一夜,以正修道之心。

  日尽凌晨,在楼顶观星一宿的刘老头儿正准备返回屋内睡觉时,天上忽然双星闪现,一南一北相互对撞,擦出一道靓丽的火花后,迅速消失不见。

  刘老头儿见后心中大奇,他立即驻足,掐指成决,口内念念有词,一番换算后,慨然兴叹,“双星冲煞,气如斗牛,无格可取,两败俱伤之命数!看来,大秦与大汉两强相争,最后必是两败俱伤只结局啊!”

  这时,一名身长七尺、英姿飒爽的年轻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刘老头儿身后,刘老头儿见他后轻轻点了点头。

  那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被刘彦派来做四馆员吏的陆凌。

  当年,陆凌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自以为能够压制世族,却惹出了祸事,刘彦为了给上京告状的世族们一个说法儿,顺道保住陆凌性命,遂叫其暂隐于此。

  从此,陆凌便消失在了大汉政坛,他潜心读书,算上今年,陆凌

  已经在此呆了整整四年了。

  按照刘老头儿的话来说,陆凌是个孜孜不倦的小黄鹄。

  四年里,陆凌辗转流连于案牍之中,俗话说读书可以静气,四年的沉淀,他的心性和脾气大大改变,眉宇间渐渐透出了老辣稳重的风气,少了很多咄咄逼人的锐气。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