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成土,开局掌握生死二气> 第二六一章 地星深处(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六一章 地星深处(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但这点起伏,相比于整个地星而言,又算不得什么了。

  他能够借着这种方式观察到的岩浆区域,非常有限。

  不过,有限归有限,终归还是“有”,何况,他时间有的是,便效彷当年托亚躯壳绕着地星上空对地星表面进行全景式扫描一样,利用白象躯壳再次贴着地壳与岩浆层之间的交界做了一遍信息收集。

  在这仔细的收集下,姜乾还真发现了一些以往被遗漏,被忽略的信息。

  那细小的、遍布整个地星的时空漩涡是造成地星现今这般奇特面貌的主要原因。

  它从根本上紊乱了这方天地的规则,使其变得“灵活”、“混乱”。

  当他驭使托亚躯壳,穿越厚达数十万公里的时空混乱带,见着孤零零两颗星球——地星和月球的时候,这种细小的时空漩涡便如同雪盐一样遍布星空,也遍布地星大气层,乃至地星内部。

  不仅地星内部的生态环境被彻底改变,连更加稳定的地星本身也因此变得极不稳定。

  多番探索求证之后,他也就默认了这个发现,没再做更进一步的深究。

  当然,这也有他的精力被乾辕变化、几具躯壳提升这些事情牵扯分散的缘故。

  现在,当他特地将白象躯壳从杓山世界调来,耗费大量时间贴着地壳底部边界收集岩浆层信息,在全知视界的辅助之下,姜乾渐渐发现了一个规律。

  那遍布全球的细小时空漩涡,随着深入地下,其含量在不断变澹。

  这种变化非常轻微,若非有全知视界的辅助,他根本发现不了。

  在地壳层中,必须距离地表有五十公里以上的地方才能明显感受到,而这种地方,在地壳平均厚度还不足二十公里的地星,并不多见。

  这种衰减本身又不明显,所以,若非这种地毯式的、无一遗漏的扫描,很难发现这一点。

  而在距离地表五十公里以下的更深处,这种衰减变得越来越明显。

  这还是地壳层中的变化,而在岩浆层中,这种衰减程度还更加明显。

  姜乾在一处地壳最厚、距离地表近百公里的地底深处发现,十公里后的岩浆层中,细小的时空漩涡已经澹到近乎于无。

  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却是方方面面的。

  地星表面的山川河流、一切地形地貌的变化,都来自于地壳变化。

  是时空漩涡赋予了地壳快速变化、塑形的能力,而一旦时空漩涡这个额外因素消失,世界的规则便会再次回归这个宇宙的常态。

  而从现在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就可以推断出,越深入地星内部,越往深处,地星的规则越稳定。

  这意味着在地星内部,世界规则还是遵循天变前那一套。

  在地质层面,任何一点轻微的变化,都是动辄百十万年,甚至数千万年的事。

  百十年间便想有翻天覆地般变化,那只会在地壳层以上。

  “所以,这件事的源头,必在时空漩涡干涉不到的地星极深处。”姜乾心中猜测。

  可具体这“极深处”该极到何处为止,姜乾心中又迷湖了。

  地星半径六千多公里,平均厚度都不足二十公里的地壳纤薄得很。

  在此地壳之下,还有数量不菲的熔融物质、液固混合物质的地幔层,还有完全液态的液态层,以及最核心处直径超过两千公里的固态物质。

  源头具体在哪里,姜乾完全没有任何头绪。

  “要是能够深入到更内层就好了。”

  “或者,回杓山世界找一具耐高温、与炽烈火焰极致亲和的躯壳?”

  心中转着这些念头的姜乾,忽然心头一震。

  注意力立刻向那处异动地移了过去。

  此刻,他正呆在距离地表最厚的地壳与岩浆交界之地,加上全知视界提供的视野十公里 ,极限视野距离地表超过一百公里。

  就在距离地表如此之深的所在,平稳安静的岩浆中,忽有一道游鱼般的身影一闪即逝。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