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亮知郑州去了。
包拯上任监察御史里行。
章衡在包拯上任时候去恭贺过,没有拿礼物,包拯很满意,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带礼物,礼物是一个消息。
“包大人,我手下有一小吏,名曰关怀,咱们在南方时候,他正被人威逼利诱,要给我们栽赃。”
包拯立时严肃了起来:“你怎么不早跟我说?”
章衡笑了笑道:“这不是等着给您上任,给您送礼物么?”
包拯闻言拊掌道:“以你之性格,应该调查得差不多了?”
章衡点点头,他通过关怀的的描述,让佟伯鼎确认了人,顺着线往上摸,已经找到了指使人是谁了。
包拯点头道:“把调查到的东西给我,此事我来处理。”
章衡却是没有第一时间拿出来,而是说道:“包大人,您需要谨慎行事,此事涉及甚大……”
包拯打断章衡的话道:“你把东西给我,然后滚蛋,其余的事情交给老夫。”
章衡无奈:“此事涉及宋庠兄弟……”
“老夫说了,东西给我,然后滚回开封府衙去!”
章衡只能苦笑将一包资料给到包拯,然后拱手离去。
包拯拿起来包裹,仔细地看了一下午,然后拍桉而起:“宋祁教子无方,宋庠管教子弟无方,该杀!”
章衡将证据给了出去,便回了衙门,他找包拯其实是想跟他商量商量,该用什么方式将事情给捅出去,但没想到包拯那么刚。
包拯刚上任御史里行,就将以右谏议大夫充任参知政事的宋庠给弹劾了,顿时引起朝堂侧目。
宋庠兄弟可不是一般人,他们两兄弟,同举甲子科进士。
礼部奏宋祁第一,宋庠第三,当时还是刘娥刘太后当政,他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宋庠第一,而置宋祁第十,故有兄弟“双状元”之称。
由此宋庠成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的“连中三元”之人。
宋庠中状元后,擢大理评事、同判襄州。
被刘太后看中,破格升为太子中允、直史馆,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再迁左正言。
这一路上青云直上,即便是刘娥已经死了,但赵祯也还是重用他,到了这两年,还被拔擢为右谏议大夫任参知政事,可见其恩宠。
然而包拯却是刚得不行,才不管你宋庠是什么背景,直接一纸弹劾书便给告了。
章衡也只能摇头苦笑,以后有什么事情要请包拯帮忙,可不能这么直接了。
其实这个事情倒也没有什么,无非便是宋祁的儿子宋充国的爪牙侵吞公使库以及其余仓场库务的资产,因为章衡整顿公使库,所以指使爪牙污蔑章衡,还想着用栽赃的手段来对付章衡,只是没有想到这事情被赵祯给摁下来了。…
章衡从关怀那里得知了此事,立即将事情给挖出来,并且顺藤摸瓜,将宋充国侵吞公使库资产的证据给整理了出来,证据确凿,却是难以辩驳的。
于是几天之后,调查组进驻,核实证据,章衡整理出来的证据十分的清晰,调查组只进驻一天的时间便撤了。
过了几天,章衡便得到消息:宋庠被的参知政事被撸了,被贬知许州,其弟宋祁,原为天章阁侍制,判太常礼院,被贬知寿州,而此次的主角宋充国,被流放到岭南。
至于宋充国的爪牙们,这些时日被一一抓捕归桉。
不过仓场库务并没有因此而一清,因为宋充国只是其中的一条蛀虫,还不是最大的一条,里面还有许多朝臣的子弟在里面有诸多的利益。
其实当时污蔑包拯与章衡的,还不仅仅只有宋充国,其余也有推波助澜的,大多也在里面有利益的关系罢了。
包拯一战成名。
之前的包拯在汴京并没有什么名气,他是天圣五年的进士,考中进士后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
之后因父母年迈,包拯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监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
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回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
直到景右四年包拯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知县,干了几年,然后被调去知端州。
端州便是后来的广东肇庆,也就是岭南地区,被调来这里的,基本上不怎么受重视。
这一次回京当开封府通判,搞了一个公使库承包,然后被免职。
之后任御史里行,没想到一上来就发了大招,将一个参知政事给搞下台,属实是一战成名了。
可以说现在的汴京城就没有不知道包黑子的。
贾昌朝、曾公亮、包黑子的成功经历,令吴育十分的眼馋,于是只要得空,就往章衡这边跑,他也不说话,就直勾勾地盯着章衡,看得章衡心下发毛。
得,这是来许愿来了。
吴育就这么来了好几天,章衡终于受不了了。
“府尊,您一天到晚就没有什么事情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