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啥人都有!”屋子里,李金梅依旧气呼呼的。
“大姐,你现在可不能生气。”李卫国连忙开导道。
葛卫红看了半天,忽然说道:“原来录取通知书这么赚钱啊,那有没有人买我的啊?”
大伙都知道她是开玩笑,都瞧着她笑。
“我。”李小梅举起小手,然后笑嘻嘻地从兜里掏出一张钞票,拍到葛卫红手上,“卫红姐,我买啦,我要上大学!”
葛卫红瞧着掌心的一毛钱,也忍不住扑哧一下笑了。
她的玩笑,最终也没能变成现实。
不过却出现了更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接连几天,都有人登门提亲。
最后连李玉梅这边,都被媒婆撵得东躲XZ。
“国子哥,这可咋办啊?”葛卫红都被烦坏了。
李卫国呵呵两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要不你先见见面,万一相中了呢。”
葛卫红气得一甩辫子,直接跑鸡场那边躲着去了。
在忙活完麦秋之后,时间已经过了立秋,村民又开始摩拳擦掌,准备进山采收山货,大干一场。
李卫国的采集小队少了几名回城的知青,不过剩下的人依旧干劲十足。
葛卫红张罗得最欢,说是要攒学费什么的,李卫国估摸着,这丫头主要还是想上山玩。
秋天的山林,遍地都是野果子,绝对是吃货的乐园。
现在是八月中旬,距离开学还有半个月,预留出来三五天,大概能有十天左右的采集时间。
所以李卫国也就欣然应允,告诉大伙做好准备,明天上山。
李卫国从仓房把脚叉子这些家什都收拾出来,还有那些大背篓,也需要缝缝补补。
他正在当院忙活呢,就听道上传来喇叭声,抬头一瞧,是田大贵那辆小汽车。
随后就看到田大贵从车里钻出来,后面还跟着高大林。
高大林下车之后,撒腿就往家跑:“我先回家看看孩子!”
李卫国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迎了出去:“大贵叔,啥时候回来的?”
“昨天晚上到的家。”田大贵直接找了个小板凳,就在当院一坐,“国子,办妥了,俺们找好地方了,就在龙江的尹春那边建新厂,那林业局才多呢。”
这里也是李卫国给他们圈定好的范围,属于小兴安岭,再向东,就是乌苏里江了,各种山货十分丰富。
田大贵讲述了一下这些天的经过,他外商的招牌还是很好用的,又舍得真金白银往里砸,把当地的政府都高兴坏了。
不过田大贵也没敢签署最后的合同,先把王军留在那边,他跑回来征求李卫国的意见。
这种大事,要是李卫国不拍板,他心里也没底。
李卫国查看一下田大贵带回来的资料,也很满意:今年先把那边的架子搭起来,等到来年,资金充裕,再向北,在大兴安岭地区,再建一处分厂,基本也就算完成战略布局。
到时候,再向周边的林场和地区进行辐射,就能占据不少山野菜出口的份额。
八十年代,是向岛国和南韩出口山野菜最多的,一些紧俏品种,都是以万吨来计算的,这个市场,大得惊人。
“国子,这次你也跟着一起去瞧瞧。”田大贵觉得还是拉上李卫国比较有把握。
“大贵叔,我马上要送小玉他们上大学,等回来之后,我再去那边,跟你们汇合。”李卫国还计划着要去首都一趟呢。
田大贵一拍大腿:“俺都听说了,考上好几个,一会儿都把他们叫过来,俺给发学费,一人一年五百块。”
他这么一嚷嚷,屋里的吴小玉和葛卫红他们也都出来。
葛卫红笑嘻嘻地说:“大贵叔,不用了,我们都把学费攒出来啦。”
田大贵晃晃脑袋,他是说发钱真就发钱,从包里掏出来两沓大团结,其中一沓,直接扔给葛卫红:“这是你跟小玉的,一人五百块。”
田大贵把另一沓钱递给李卫国:“这是给玉梅和小郑的,都拿着,不光是你们,以后大馒头屯凡是有考上大学的,俺都包了。”
大门外,不少小娃子围着小轿车看稀奇呢,一听这话,全都撒腿往家跑,嘴里还嚷嚷:“大贵叔发钱啦,俺也要考大学!”
看到吴小玉她们还要推辞,李卫国直接把钱收了:“大贵叔的心意,谁也不兴拒绝,以后这个就是规矩。”
这时候,李小梅凑到田大贵身前,也伸出小巴掌:“大贵叔,我三哥还报了夜大呢,是不是也得给一份?”
大伙都一起大笑。
田大贵在这吃完饭,就开车回去,高大林留在家住一宿,明天早上再搭车去罐头厂。
第二天,李卫国也率领采集队,开着四轮子出发,李小梅放暑假,自然也跟着,她一去,李小鹿也要跟着。
不过小家伙实在太小,好说歹说,才留下来看家。
秋天采收山货,主要是蘑孤木耳和松籽榛子之类,至于林子里的各种浆果,也就是采点回来尝尝。
大馒头屯的村民,有一多半都进山了,去年大伙都尝到甜头,今年都准备再大干一场。
剩下的老老小小,在家也不闲着,晾晒蘑孤和木耳啥的,都需要人手。
李卫国还是以采集松塔为主,今年就不如去年了,松塔是三年五年两个旺季。
不过他现在也不是为了赚多少钱,就是体验其中的乐趣。
有了四轮子,大家就轻松不少,不用再背着大背篓,走上十多里地。
前天刚下了一场雨,蘑孤遍地都是,大伙敞开了采,也不用再担心采多了背不回去。
种类以红松伞和榛蘑居多,这两种都可以晒干之后来保存,用来炖鸡炖肉都不错。
“哇,这蘑孤太漂亮啦!”
葛卫红发现一段倒伏的木头桩子,好家伙,表面密密麻麻的,都是金黄色的蘑孤,就跟花朵一般绚烂。
“好多榆黄蘑!”李小梅凑上去,也乐得眉开眼笑。
这种蘑孤也算是蘑孤之中的珍品,颜色鲜艳,味道更是鲜美,用来包饺子,更是一绝。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