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
能有傻娃什么事?
李红兵失笑,村里人找傻娃无非就是干苦力。
人啊!
不能太高兴,乐极容易生悲。
正在跟孙强,王海聊老宅改造进度。
就听院门口响起李怀忠的叫喊声。
这让李红兵奇怪了,大门开着,直接进来不行,非要在门口喊,这村长派头有点膨胀啊!
不明所以的李红兵走到院门口,马上收起笑容,因为门前德发哭红双眼,穿着孝服跪在地上。
这是来...报丧的!
没等开口。
德发重重磕一个头,悲伤说道,“红兵叔,我娘今儿早上走了。”
李红兵连忙上前扶起德发。
德发的老母亲叫山兰,今年有70多岁,听说是老人年轻时生孩子血崩过,救回来后落下病根,前些年又大病一场,一直在家卧床,李红兵上门诊过,油尽灯枯,寿终这就这两年的事,但不该是今年才对。
“山兰婶怎么走的这么突然?”
德发抽泣几声,带着哭腔,“今儿早上,我娘让婆娘给她洗头,换上新衣服,又说要吃红薯面湖,吃了一大碗,我就感觉要出事,后来娘说昨晚梦见爹要来接她,就…就走了。”
唉!
李红兵默默拍拍肩膀,“节哀,有什么要帮忙的只管吭声。”
德发摇摇头,“不用,该通知的都通知了,当年娘是逃婚出来的,跟娘家那边已经断了关系,就咱村里自己人。”
一旁李怀忠接话道,“你是村里长辈,按规矩要请你议议章程,老人们都在等你过去。”
“行,我收拾一下,你今天事多,赶紧回去忙。”
李红兵冲李怀忠使个眼色,后者点点头,拉上泣不成声的德发往村子里走。
“李大夫,这是?”王海不懂村里的规矩,好奇问道。
“报丧,家里有人走了,孝子报丧,然后会先请村里长辈去议丧,下午再去吊孝。”
李红兵叹息一声。
山兰婶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老人了,走一个少一个。
遥想当年,自己那会还小,满村子乱窜,碰到山兰婶就会给自己塞一把红薯干,是个好人,任劳任怨的好女人。
德发家日子才刚有起色,就走了。
李红兵交代几句,带着山杏急匆匆骑上三轮摩托开进村里。
刚到村口就隐约听到吹喇叭的哀乐声。
平日喜欢在柿子树下扯澹的闲汉们也没了踪影。
德发家住在村西头半坡。
把摩托车车停在稻场,李红兵带着山杏步行朝德发家走去。
哀乐声越来越大。
因为农村有着“红事请,白事到”的习俗,只要听到消息,村民都会第一时间前来吊孝,并且主动帮忙。
巷子里碰到一样去帮忙的村民,没有多话,只是互相也就点点头。
拐个弯就到德发家,入眼便是村民们在忙活撘灵棚,老大一块红蓝色防雨布撑开,从院子一直延伸到巷子,有村民忙着在灵棚周围悬挂白布,白花球,有村民忙着摆放桌椅板凳。
灵棚角落,大奎带着一帮人坐在那吹唢呐,敲锣鼓。
见到李红兵出现,村民们纷纷招呼,寒暄几句又忙起来。
而李红兵一眼就看到在扛梯子的傻娃,傻娃也看到李红兵,憨厚的一笑,“太爷。”
难怪一大早就不见傻娃,他原来来这了,至于是有人告诉他,还是自己找过来,李红兵没有问,套用一句医书本源大医们的话。
一切皆有因果。
“傻娃,到后院把煤搬出来。”铁柱愁眉苦脸的扛着一张桌子,从院子里走出来。
看到李红兵,铁柱脸上露出惊喜,连忙说道,“红兵叔,你快进去,里面都乱成啥样了。”
虽说铁柱在村里威信不低,但辈分不高,议丧轮不到他,只能打下手,可院子里发生的事,太气人了。
李红兵点点头,扭头让山杏去帮忙,自己独自走进院子。
远远看到堂屋大门上挂着一面白布,这是灵堂设在堂屋,告之来客现在还不能吊孝,因为山兰婶早上走的,堂屋里村里老人正在给山兰婶“倒头车”。
倒头车意思就是当老人去世以后,就要给老人沐浴更衣,穿上寿衣,然后再把他抬到堂屋里面,要双脚朝里头朝外,然后再在床前摆放一个盆用来烧纸,而这个称之为“烧倒头车”。
然而堂屋前上演一幕,引起了李红兵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