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第239章战后交易(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39章战后交易(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大王何必如此着急呢?”

  贺拔胜听陆渊这般这不客气的话,不由摇了摇头,但对方都如此说了,他也不好再拖下去,因此道:“此次我等两国交兵,大王两次奇袭,连败我国。

  如今更是占据我襄阳、汉中两郡七府,其中更有南郑这种郡城在,可谓收获颇丰。

  然则收获虽大,但据本将所致,长沙国内,先天宗师一流的人物,贵国只有大王与大王那位尚未结婚的王后吧?”

  听到这话,陆渊皱了皱眉:“是又如何?纵然只有两位先天,但以我长沙国之力,同样可以守住这七府之地。”

  贺拔胜笑了笑:“大王莫要诓我。据我所知,大王已与乔康全的汉中国有着协议,将以汉中之地,与其置换西川之土。

  所以大王说是长沙国守这七府之地,实则不过守襄阳郡三府罢了。”

  见贺拔胜一句话,就戳破了自己和乔康全等人的密约,陆渊不由心头暗惊。

  关于领土置换的事情,虽然在联军高层,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但在高层之下,可没谁知晓。

  此时贺拔胜竟然能够闻听此事,甚至连越国朝廷刚刚决定给乔康全的国号都知晓了,对方对于越国高层的渗透,真是令人心惊。

  不过虽然有些惊讶,但陆渊又与越国朝堂割裂了,对方哪怕被渗透成了筛子,也与他无关。

  因此这时平静道:“是又如何?贺拔将军既然已经知晓我与汉中国的领土置换之事,那么就应该清楚,以我之力,守御襄阳郡三府,远比此前更加轻松。”

  贺拔胜笑道:“本将当然知道此事。而此时之所以提起,其实也是有一桩买卖,想与大王做。”

  说到这,这位贺拔将军顿了顿,然后目光灼灼的盯着陆渊,语气热切道:“既然大王能与乔康全置换领土,那此时我等两国以罢兵休战,再非敌国。

  又如何不能与我国交换领土呢?

  鄙国愿意襄阳府之地,交换大王南郑府。用襄阳城交换南郑城,以郡城换郡城,大王以为如何?”

  “用襄阳城交换南郑城?”陆渊听到这个条件,神色不由动容。

  “不错,就是襄阳城交换南郑城。”

  贺拔胜点头道:“大王既然已经决定放弃汉中郡之土,那么以南郑城和乔康全交换,对方也不过以西川郡以破败荒废之府,换取大王南郑富庶之地。

  可南郑乃汉中首府,户口十万,天下雄城。

  以此地换取一边远小府,这桩买卖,不论怎么看,都是亏本的。

  可如果与南郑城交换襄阳城,襄阳同样也是天下名城,论起富庶,更胜南郑。

  以此交换,大王绝对不亏。

  更为难得的是,若有了襄阳城作为依托,那么大王在襄阳占据的房陵、归宁、西城三府,也就有了屏蔽依靠。

  届时以襄阳城为核心,足可牢牢占据襄阳郡四府之地了。

  有此好处,岂不比大王用南郑府,换西川一个破败穷府好吗?

  此次我国诚意而来,所以开出此等条件,大王可愿交换?”

  说完了这些好处条件,贺拔胜便不再继续,而是目光灼灼的看着陆渊,等待对方的回复。

  被他目光盯着,陆渊心绪一时也不由乱飞。

  周国想用襄阳府,来换自己的南郑府。

  这么个事情,说真的,他此前是真的没有想过,来的时候也没准备。

  故而此时听闻,是真的有些心乱。

  但仔细想想,却越想越觉得其中大有好处。

  贺拔胜说的不错,自己用南郑府跟乔康全换取西川的地盘,最多换到一个穷困边府,极度吃亏。

  可如果跟周国换了襄阳府,那么不仅手中依旧掌握着一座郡城。同时在襄阳郡的地盘,也不再像先前那般,如同浮萍,没有依靠。

  有着襄阳城在,只需要在城中屯住十万大军,再以一位先天宗师统领,那么纵然越国出动两位先天宗师,以二十万兵马来攻,也别想拿下此城。

  而同样的事情,如果只有襄阳郡西三府之地,是根本做不到的。

  也唯有依靠襄阳这种天下雄城,才能达成此事。

  有了襄阳城,自己在襄阳郡的三府、不,是四府之地,瞬时就能稳固下来。

  甚至以襄阳郡的富庶户口,自己在人口方面,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可能还会增多一些。

  不论怎么看,这都是好处多多。

  唯一有问题的,也就是乔康全会因此,错失一座郡城了。

  对方汉中王的名号,也会因为没了南郑城,从而暗然失色,变得名不副实。

  所以对方知晓此事后,绝对会对陆渊大有意见。

  但……

  他有意见,关我什么事?

  本就是朝廷用来牵制自己,甚至背刺自己的家伙,给他脸了,喊他一声大王。

  不给他脸,又是个什么东西?

  陆渊才不可能为了这种家伙,放弃自己已经到手的利益。

  因此仔细思考之后,确认自己在这项交易中,并不会有什么损失,反而大赚。

  对于贺拔胜的提议,他脸上露出灿烂笑容,欣然道:“贵国既有如此诚意,那本王自没有推拒之理。两城交换之事,我答应了。”

  贺拔胜听到这,脸上笑意更盛了。

  如此,周、长沙两国置换领土之事,便就定下。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