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第297章兵发西川(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97章兵发西川(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至于大理国,那自有苏国、宋国去应付,用不着陆渊来操心。

  征服了大长和国后,对于剩下的两个大夷国,陆渊也已经安排的妥妥当当了。

  ……

  神武六年六月初八,在渝中府休整五日,巡视完西川郡的内政工作之后。

  陆渊总算开始调兵遣将,开始对南诏军的攻略。

  渝中府城外,大军行营,中军大帐。

  “楚维,此战你率领水师,运输大军前往西川军后方,帮他们登陆之后。就领着手中的两万水师,给我封锁长江,绝不能放任何一个夷兵渡河。”

  陆渊看着下方聚成两排的诸多将领,对着左侧最前方的水师总管、弟子楚维说道。

  “臣遵命。”

  楚维听到命令,立刻出列,领下令箭。

  这一场西川伐夷之战,原先调来的两支水师也将参加。

  算上这两万水军,还有聚集在渝中府城的十八万陆军,水陆合计二十万兵马,便是此次出战的兵马总数了。

  有了这支水军拦截长江,足可构成一个坚固防线。

  …

  当初周人三十万大军是怎么被越国水师拦在洞庭江北的,今天那些没有水师的南诏军就将怎么被拦在西川江北,只能在看着长江望河兴叹。

  甚至就算有一小部分南诏军运气好,侥幸渡过了长江,逃回了江南。

  随后在江南与西川紧邻的的剑川国内,也还有黄玄率领的六万兵马,他们将构成第二道防线,进一步阻拦江北的南诏逃兵。

  如此层层设防,那些西川境内的南诏军想要逃回去,除了按照原路,冒着物资短缺、大量伤亡的风险,再度跨越数千里无人群山,将再无任何可能。

  长江、剑川两道防线,将使得任何想要南下逃命的南诏军,倒在这条逃亡的路上。

  “韩顺。”

  安排完水师的任务,陆渊又看向自己另一个弟子,西川都尉、左将军韩顺,下令道:“你率领本部的一万郡兵,还有一万府县兵,孤再给你两万禁军,你领着这四万人随着楚维登船。

  等从水路抵达西川郡安岳、盘石二府后方后,即刻领军攻占当地。

  如今南诏大军,皆在南充,盘石二府前线,后方空虚,并无多少大军。

  你占据这两处地方之后,立刻构筑拦截防线,阻拦南诏军西逃之路。”

  当初南诏军从群山里出来,最初出现的地方,正是安岳府。

  陆渊派韩顺封锁此地,进一步堵死了对方南逃之路。

  “臣遵命。”

  韩顺紧跟着出列,接箭领命。

  “李良。”

  陆渊又看向另一弟子、后将军李良,继续下令道:“孤给你一支禁军,还有西川军剩下的一万府兵,另有五万民团,合计八万兵马。

  我要你率领此路大军,击破渝中府当面之敌,将盘石府前线的那三万南诏军,全都消灭干净,一个不留。

  你可能做到?”

  渝中、磐石两府交界,驻扎着三万南诏军,负责监视着渝中府的楚军。

  也正是这股兵马,先前一直在拦截西川国境内,逃向渝中府的流民。

  此前残杀流民,挑衅渝中府楚军的行径,也正是这股南诏军所做。

  对这些家伙,陆渊可是恨极了。

  此时下令,直欲将对方斩尽杀绝,不留一个。

  面对这杀气腾腾的话,李良也是肃容,郑重道:“臣遵命。”

  “嗯。”

  看着这位弟子,陆渊略略点头,并不怀疑对方能否完成自己命令。

  在诸多弟子中,除周青外,李良的能力是仅次于楚维的,一直都被他委以方面之任。

  此前在攻打大长和国时,就率领一只偏军,顺利的完成了攻占弄栋国的任务,并且后面还配合着李雄,打下了昆海南部之地。

  论起战功,位列诸将之首。

  此次交给李良八万兵马,只是对付区区三万南诏军,完全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根本不会有任何意外。

  “蓝照云。”

  陆渊又看向自己的老丈人,同样下达命令道:“孤同样给你一支禁军,你率之进攻成都府,夺下西川国都锦官城。

  此地是南诏军屯粮之处。

  拿下此地,就觉得南诏十万大军之粮。如今锦官城中不过三千守军,你可能拿下?”

  蓝照云作为一教之主,先前更是掀起了一阵叛乱的狠人,各种手段能力自然不欠缺。

  此前同样作为方面之军,攻略会川国,已成楚国一员大将。

  听到命令,蓝照云出列,朗声道:“臣必下此城。”

  做完了这四路布置之后,陆渊起身,环顾剩下诸将,严声道:“剩下诸人,由孤亲自统帅,领两支禁军,合计四万兵马,由南进攻南充府。

  那边西川国主和一支禁军,正守着南充府城,吸引了七万南诏大军,还有那位南诏国的大皇子。

  诸将随我直驱南充,截断南诏军主力后路。

  此战孤要会会那位南诏国的大皇子,看看他比起赤黎族的大巫祭,到底有没有更厉害些!”

  杀气腾腾,自信无比的话,瞬间感染了在场诸多将军,令他们忍不住齐声喝道:“是,愿随大王杀敌!”

  神武六年六月初八,渝中府十八万楚军兵分五路,水陆并进,倾巢而动,征伐南诏军。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