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309章 当代中国的恢弘画卷(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09章 当代中国的恢弘画卷(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张建军念完《中国青年报》上的评论,将报纸放在课桌上,问道:“大家觉得这篇评论说的有道理吗?”

  “我不赞同。平庸就是平庸,陆遥的这部称不上是拙劣,但与优秀相去甚远。这篇文章写的太夸张了。”

  “我觉得说的挺好。哪部没有缺点?我们不能光看缺点。

  伱们看陆遥的两个主人公,孙少安追求真实、重视物质、性格封闭,孙少平呢,喜欢幻想、注重精神、包容开放。你可以说这种人数塑造的方式很呆板,但我看完觉得这两个人物的刻画是立得住的,他们各有长处,也各有缺陷。就跟《平凡的世界》这部一样。”

  “我们不能光从优点缺点、长处短处来看这部。跳出作品,来看陆遥这位作者,他很明显是推崇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历史文化当中的宽厚、温情、淳朴的,他也赞美农民身上的坚忍和吃苦耐劳,把这种品德视为精神栖息的家园。

  同时,作为一个已经跳出农门的农民儿子,他对世代在黄土地上耕作的农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又不完全认同。

  所以,他的认知是矛盾的,作品也是矛盾的,无法在作品当中将人物与思想进行统一,是陆遥这部最大的失败。

  但同时,陆遥又以强悍的笔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时代变迁、历史转折大图景中那些小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这又是这部成功的地方……”

  “正话反话都让你说了!”

  “本来就是如此,这世界上的事物哪有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

  ……

  佟钟贵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这篇评论文章,在燕师大的教室里引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议论。

  大家慷慨陈词,争论不休,谁也没有办法说服谁。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带着厚如瓶底的眼镜的穆森站了出来,“休息也休息的差不多了,赶紧排练。”

  燕师大戏剧社的条件很简陋,排练话剧只能找没人的教室。

  在他说完话之后,大家动了起来。

  前段时间大家一直在研究如何改编林为民的那部《大明王朝1566》,思来想去,难度太大,穆森有了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

  干脆抛开,而以人物为蓝本,重新创作一部话剧。

  这种重新创作当然不是他们凭空捏造,大部分话剧内容还是依据来创作。

  只是少了大框架的束缚,他们这群学生们的创作灵感被彻底点燃,居然创作出了一部极其具有先锋色彩的话剧作品。

  排练再次开始,穆森看着讲台上磕磕巴巴说着台词的“嘉靖”和“海瑞”,一脸愁容。

  这样的表演,跟他想要的结果差的太远了!

  得想点办法才行啊!

  腊月二十这天,林为民下了班接上了陶慧敏,来到了位于油漆作胡同的韩壮壮和殷歌丽的新居。

  “姐夫,这是慧敏!”林为民介绍了一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