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董仲舒一身青儒袍,身后跟着白羽,司马迁,霍光三个亲传弟子,亦都盛装打扮,模样如书童。
三人各捧一件儒家圣物,乃孔圣人手书的儒家典籍两卷,孟子用过的笔墨,荀子留下的一把裁剪简书的青铜介刀,还有一件乐器。
这几件东西,对应的是儒家的‘经典’,教化和礼乐。
董仲舒神色肃穆,如一国的国师,手捧礼乐编钟,边走边亲自敲击。
他每敲一下,便有吟诵的经文,出口成章,宛若地涌金莲,无数文字从虚空中泛起,烙印落在皇帝的车辕下。
那车辙经过处,竟是用金色的儒家经意铺就。
天地间异象大盛。
就像太阳普照在大地上,光曦灼目。
董仲舒说完了道尊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尊声音一出,也有天呈异象,一缕紫气被引出,从长安铺开,直指泰山,煌煌如仙路。
此番皇帝出行,仿佛整个国运都在为其护驾。
这才是真正的封禅,天地交感,万物协同!
整个国家的力量,都被调动。
和董仲舒参与其中,亲历国之盛况,欣然兴奋不同,道尊暗地里直翻白眼。
他不想来给封禅站台。
但没办法,让人捏住了把柄,预见到的艰难人生就此展开。
他瞄了眼霍去病。
这位冠军侯正高坐马上,一身戎装,崭新的郎中令官袍做内衬,锋芒毕露。
他周边随行的皆为禁军精锐。
复陆支,陈庆,姚招,赵破奴,赵安稽各自策骑,带领兵马,端地是威风凛凛。
禁军兵锋汇聚,天上显出一根巨大的战戈,横亘苍穹,蕴霸世之威。
道尊扫了眼苍穹上的战戈,暗自咕哝:“冠军侯的修行好像又涨了,没天理啊,一个境界接一个境界的往上突破。”
张汤,姜堰,大司农,墨家等各流派,亦都有手段,助力皇帝出长安往东去的气象。
而皇帝正在车驾上和随行的霍去病闲聊:“你想让朕封‘道’为国教,有何用意?”
“做些准备,南边的国家有一种修行曰‘佛’,不久后会入我大汉传教,臣想先推一波自家的东西,占个先手。陛下把各地名山都拨给道教建道观,先站住气数最好。”霍去病道。
“胡闹。”
皇帝训斥道:“伱说的‘佛’若有害,朕自是不允,若无害有益,传播何妨?”
霍去病简单研究过佛、道两家的思想主张。
佛能在后世传开,广为人知,和他的轮回说,善有善报,众生平等,迎合人心有直接关系。
佛家是入世的修行。
道家却是清静无为,讲的是顺其自然。
道不争不抢,也没有轮回转世,‘信我’就有回报,来世得福果的核心思想兜底。
大家都觉得信佛,能得到回头钱。
道家干巴巴的修行,不给回报,从开头就是赔本买卖,所以在传播上天然弱势。
霍去病准备拿道尊当工具人,做些调整。
要知道这方世界具备神话力量,佛教的传播,就变得很有必要做出应对,且必须早作。
长安去泰山迢迢数千里。
出城不久,霍去病便动用行军策,但并未全速赶路,立时四天,对应天地四时,才最终到达泰山下。
在这里将展开封禅的第五步,即皇帝沐浴凝神,收敛欲望以静心。
当天晚上,又同步展开封禅的第六个步骤——薪火柴祭!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