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唐宋传奇> 第十一章 安史之乱(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十一章 安史之乱(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杨妃既死,高力士即出驿门对众宣言道:“杨妃已被皇上赐死了!”众军不肯相信,高力士将杨妃之尸置于驿庭中,陈玄礼揭其半衾,抬其首以示众人。众人知其果死,激动的情绪才平静下来,大家都返回到军营之中。

  其实杀死杨国忠父子,都是太子李亨出的主意,他的矛头就是指向唐玄宗,希望他能禅位于自己。如果玄宗当时禅位,军士们也就没有必要逼死杨贵妃了。

  玄宗避乱出逃时,全部队伍约有3000余人,而太子李亨的殿后人马就有2000人,这给李亨发动政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派心腹宦官李辅国去拉拢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策划以非常手段对付唐玄宗,陈玄礼不敢不听。

  不过唐玄宗赐死杨贵妃之后,陈玄礼不好再逼他禅位,只能向玄宗表示效忠。这时李亨不可能再随父皇西行入蜀,万一被他赐死呢?所以只能分兵另谋发展。

  李亨仓皇颠沛,直到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后才得以喘息。经过一番筹划,李亨在灵武登基,改年号为至德。李亨尊玄宗为太上皇。然后派使者去全国各地呼吁勤王。

  李隆基从长安逃奔四川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失去了天下民心。

  如何应对李亨的崛起?这是摆在唐玄宗面前的棘手问题,现在李隆基手上仅有永王李璘、盛王李琦、丰王李珙。

  李隆基任命儿子李璘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

  盛王和丰王虽有任命,但年纪尚轻,没有实际赴任。

  所以李隆基现在要做的便是激发李璘的斗志,让他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南方,稳住李隆基的南方大本营。

  李璘一刻也不停留,7月份奔赴襄阳。九月份便到了江陵。李磷有恃无恐地扩充武装力量,很快就募集了数万将士。

  按理说李璘代表李隆基,他的所有工作都是为大唐服务的,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李璘手握四道重兵后,便想效仿东晋司马睿“衣冠南渡”,分割江山占据南方。

  李亨隐隐约约感觉到了李璘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便下诏要求弟弟回蜀中老巢侍奉老爹。

  李璘对哥哥自然不理不睬,而老爹李隆基也暗暗地给他加油打气。

  12月,李璘擅自率领水军“东巡”,沿着长江而下直奔广陵,声势浩大。

  李璘派部将浑惟明袭击吴郡太守李希言,又派部将季广琛在广陵袭击长史李成式。

  当李璘率兵进至当涂时,直接把丹徒太守阎敬之杀了。李希言的部将元景曜,李成式的部将李神庆则投降了李璘。

  李亨得知李璘在南方的所作所为后十分震惊,派高适去平叛。

  李璘父子以为为朝廷的大部队到了,于是硬着头皮朝江西方向逃亡。

  最后江西采访使皇甫侁追上李璘,在大庾岭小战一场,李璘中箭被杀。“永王之乱”结束。

  外敌未除而同室操戈,李亨为顾忌形象,宣布从此不再重用皇甫侁,并重赏了李璘子女爵位。

  李隆基听说李璘被杀,与李亨的父子关系降到了冰点。

  却说安禄山听说杨国忠被杀死后,心里十分高兴;可听说杨妃及韩、虢二夫人也被赐死、杀死后,不由得放声大哭道:“杨国忠原是该杀,却如何害我母后?我此来正欲与他们欢聚,今绝望矣!此恨怎消?”于是命部将大索在京宗室皇亲,无论男女老少都全部杀死。

  九月十七日,李亨任命广平王李豫为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率领朔方军及回纥、西域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大军,从凤翔出发东讨叛军。李亨让李豫与回纥太子叶护结为兄弟,叶护大喜,称李豫为兄。官军进至长安西,于香积寺北大败叛军,斩敌六万人,叛将张通儒弃城逃走,官军一战收复长安。回纥军想进长安抢掠。李豫对叶护太子说:“现在刚刚克复京师,如果大肆进行抢掠,那么东京的人就会死守,以后就很难攻取了,希望克复东京后再履行约定。”原来肃宗急于收复京师,答应回纥“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归回纥。”叶护太子吃惊地跳下马来捧着李豫的脚说:“我当立刻率军为殿下前往东京。”于是率领军队从长安城南经过。李豫整军进入京城,城中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夹道欢呼。李豫镇守安抚了三天后,又率领大军向东去收复洛阳。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