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就是三十岁以上不能考试科举的限制,让李忠仁放弃了读书了,从读书人,变成地主老财。
身份上的转变让李忠仁的人生目标从当官变成了种地发家。
第二就是大明对东北、南洋的开发,又给了那些赤贫的农民最后的活路,犯不着拼命。
这两条。
就让李忠仁完成了身份上的转变。
从士绅地主阶级,演变成为了农业资本家——使用雇佣劳动力去经营土地和农业,和租佃制下的农业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
资本家么。
当然是从头到脚,身体上的每一寸血肉毛发,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你能指望资本家在进行原始积累的时候成为大善人?
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哪一个在原始积累的时候,手头上没有血淋淋的尸骨。
不管是本国的底层,还是殖民地的土著。
血淋淋的原始积累,事实上就是建立在血与泪上面的。
广州,道桦大学。
挂着“中华奋进会”牌子的教室内。
几名穿着“道桦装”,还把头发剃成大明陆军标准发型圆寸头的年轻人正聚在一起议论着。
“仲因,情况怎么样了?那个兰详究竟是什么来头?怎么咱们这边刚准备办,那里就办起来了?”
在说话的年轻人脸色有些难看。
他旁边的另外另个年轻人脸色也有些低沉。
“查清楚了,那个兰详,是吴望海和吴信中两个人办的。”
“原来是这两个狗贼!”
那为首的年轻人猛然拍了拍桌子,面露愤怒之色。
“这办高考培训班和技校的事情是上头吩咐下来的,咱们只办了个新中华,技校还没来得及开张呢”
另外一名一直没说话的年轻人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中华奋进会,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大学城里面学生组织中的“保皇党”。
加入人数众多。
不过核心就三人。
为首的,是现大学士府的首席大学士陶必铨之子陶澍。
陶澍,字子霖,湖南人。
而另外一位,就是如今大明海军军官学院操船教官赛关公关守忠之子关天培。
关天培,字仲因,籍贯江苏,但从小生于广东。
剩下的这位则是出自广州番禺张氏张维屏。
张维屏,字子树,广东番禺人。
三人都是二十岁左右,接受过完整的“新学教育”的年轻人。
和杜如松、吴信中等人天然就尿不到一路去。
这“中华奋进会”,按现在的说法,也是个相当激进的“极右翼学生组织”。
主张自然也是朱皇帝那一套,而且明显更加激进。
关天培眉头紧锁,说道:“子霖兄,这上头让咱们成立新学培训学校吸纳三十岁以上的士子,现在被人横插一脚.”
“无妨,上头无非是要让那些三十岁以上的读书人有条出路,同时又能壮大新学,仅此而已。”陶澍说道,“咱们办这培训学校本就有带动民间资金进入的目的,现在只不过是有人先办了而已。”
“但是办这学校的是“民主共和研究会”的吴望海孙闻等人,会不会.”张维屏面带忧色的说道。
“屁股决定脑袋,等那些从新式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们需要依靠新学谋生的时候,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自然会为自己的屁股发声。”陶澍说道。
关天培微微一笑,道:“他们“民主共和研究会”也就只有十八人,号称十八罗汉,但其实比较活跃的也就是吴望海、孙闻等寥寥三四个人而已,如果不是吴望海那嘶有钱,他们这个“民主共和研究会”的牌子怕是一天都挂不下去。他们要办学校肯定要去各大学校招人去当老师的,那好啊,咱们动员咱们的人去兰详当老师去,嘿嘿”
“借鸡生蛋!好计谋!”
陶澍和张维屏两人顿时眼前一亮,抚掌称善。
民主共和研究会只有十八罗汉。
但中华奋进会可是有上千名会员的。
而且都是在黄埔大学城相当活跃的大学生。
所以
动员中华奋进会的人去兰详当老师。
学校是你办的。
但洗脑的人.呃,老师是我的人。
一举两得。
中都,北城天子别院。
会客厅内。
隶属于大明皇室财团的新中华教育集团的总经理卢继业正在拿着一份报表,对朱道桦说道。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