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百四十五章、资本主义的工业(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四十五章、资本主义的工业(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像是日本、朝鲜、安南的南北两方,都是人口超过千万的国家。

  还有缅甸、暹罗等国。

  以及印度。

  光是这周边的市场,人口就至少超过三个亿。

  再加上大明帝国本土的四个亿的人口。

  全世界百分之六十的人口,都对大明帝国的工业品完全敞开怀抱。

  关税是没有的,甚至连海盗的威胁都在大明帝国海军的不断扫荡下已经降低到了忽略不计的程度。

  国内国外的两个大市场的带动下,大量的工厂就在上海拔地而起的同时,也让这些敢于把资金投入到工业生产的商人、地主老财迅速暴富了起来。

  在上海的北面建起了大量美轮美奂的别墅。

  都是工厂主、贸易商、高级经理人们的豪宅。

  上海的大马路上铺设了铁轨,用马匹牵引着的马拉列车在城市中穿梭。

  与此同时。

  在上海的南面。

  大明帝国的第一代产业工人。

  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闭塞狭窄的贫民窟就在工厂区往南的地区,当地的地主纷纷把农地改建了一栋栋楼房,楼房内就隔成了格子间,租金相当便宜,吸引工厂区的工人居住。

  此时在贫民窟往北,就是工业区了。

  怡和行在三年前,就来到上海投资建厂。

  此时已经明显更加富态的怡和行行主伍敦元,身上穿着很时髦的道桦装,头上也不冠发了——实际上工厂里面所有的工人都要求不得冠发。

  因为长头发在大机器生产之中实在是太危险了。

  工人们也没有和那些达官贵人那样,有专人来伺候着梳头冠发,胡乱把头发盘在头上,万一被机器绞进去可不得了。

  在广州就发生过不少类似的事件。

  所以。

  现在各家工厂都已经明确要求,任何工人都必须要剃短发才能进入工厂干活——这当然也成为了类似于《君子报》之类的报纸儒生们攻击新学的点了。

  人家大清朝都还留了辫子呢。

  你大明朝倒好。

  连辫子都直接不留了,剃个短发,像什么样。

  不过这些儒生们的话语权是越来越低了。

  伍敦元是很有政治嗅觉的,自己主动就把头发剃了。

  手头上还拄着虎头拐,带着一名西洋贵客参观自己的工厂。

  “康德先生。”伍敦元指着在工厂大门口接受搜查的工人们,对晒得黑乎乎的康德说说道。

  “这些都是早班的工人,他们已经下工了。”

  康德这几年一直在东方诸国考察,去了朝鲜,日本,又去了安南、暹罗等地转了转。

  然后到了广州。

  再到了上海。

  他已经打算写一篇名为《东游记》的东方见闻录。

  详细记载这些年,大明帝国从诞生,到崛起的过程中。

  对大明帝国的各地,以及东方各国带来的影响。

  是的。

  康德已经打算回欧洲了。

  自他在1789年,随朱道桦一起到东方,现在已经是公元1797年。

  整整八年的时间。

  可以说在东方是大开眼界了。

  而现在在周围转了几年重新回到大明帝国财富聚集的南方,康德发现自己前几年的见闻,又要被推翻了。

  这个国家。

  发展得太快了。

  ‘他们是在接受搜查吗?’

  康德微微皱眉。

  这样的一幕实在是有些不够雅观。

  那些上了一个夜班的工人们下班了,还要被这样毫无尊严的搜身。

  这工业化大生产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然而..也可能给不少人带来深重的苦难。

  这些工人,显然是饱受压迫的。

  “是啊,不搜身不行,您不知道,工厂里面生产的是纱,这棉纱多贵啊,难免有些手脚不干净的工人偷拿工厂的货出去卖的,不搜身不行!”

  队伍排了两行。

  男工一行女工一行。

  对这个时代的劳动人民来说。

  被雇主搜身不是什么人格侮辱。

  但如果是男工头在女工的身上摸来摸去的话。

  保准要出人命。

  工人们身上穿着的都是短袖破衣服,大部分人都光着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