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百六十二章、小农经济在瓦解(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六十二章、小农经济在瓦解(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李忠仁根本就不怕刘光宗这个罗江县令。

  一方面。

  他自己是罗江县的议员,还是罗江县的纳税大户。

  刘光宗如果要在罗江县做出点政绩——按照现在大明朝廷的标准,收税比之前更多的就是政绩好。

  现在这大明朝廷对官员的提拔有那么点“唯GDP论”的意思。

  贫富差距和土地、财富集中化的现象很严重。

  “李议员,本官当然知道你有道理,所行也不违国法,但国法不外乎人情,这王阿生也是大桥镇人,本地本乡的,你怎么就不能讲点人情。”

  “刘大人,我李某人做事,讲究的是合礼合法,我李某人现在是买卖人,只要不违国法,那自然是怎么盈利怎么来的。我要是把地租给他,他有本钱投入么?这地没有本钱投进去,好好的地没几年就要被糟蹋了,他自己吃不饱,我也收不上来几个子。现在反而对我对他都好,无论是去成都还是上海,都能找得到工的,现在上海缺工,咱们四川人最近去那里的可有不少,再不济,去东北啊,去了就有一百亩的土地,总比留在家乡苦挨好多了。不瞒你说,我家三个儿子,我打算让老大继承家业,老二老三去新大陆闯荡。”

  李忠仁此言非虚。

  因为李忠义从新大陆托人带了信回来了。

  新大陆是好地方啊。

  那地方的土著傻得很,而且地盘肥沃,比之四川都有过之而不无极。

  现在去,户均就是一百二十亩地。

  而且只要稍微认识点文字的,基本上都能当官!

  说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

  李忠仁自己是学霸。

  但是他几个儿子,都没有继承他的学霸基因。

  大儿子十六岁了,在学校成绩一言难尽。

  二儿子三儿子反而喜欢舞刀弄枪,对读书根本没什么兴趣。

  所以指望在四川,在国内参加科举当官是没指望了。

  但是去了新大陆。

  有李忠义的照拂,粗通文墨的老二老三,在金山总督府谋个官儿,还是很容易的。

  因为李忠义现在已经当了金山总督府屯田司的六品屯田官了。

  升官的速度也很快。

  刘光宗摇了摇头。

  李家的老二老三去新大陆。

  和王阿生一家去东北,去南洋,甚至是去新大陆能一样吗?

  李家老二老三去新大陆,他们老子肯定会给他们准备充足的资金,坐的船也不是非常挤,卫生条件不好的移民船,而是新大陆客运公司的客运船,船票很贵,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

  有了启动资金。

  李家老大老二去了新大陆的生活可就容易多了。

  甚至根据【新大陆圈地法】,李家还能雇佣一批人去新大陆圈生地!

  再加上李家二爷是在新大陆当官的。

  李家老二老三去新大陆,是去创业的,不是去讨生活的。

  而像是王阿生的这样的贫苦人家。

  肯定掏不起这万里之外的船费。

  也不会有什么启动资金。

  所以他们只能去参加集体农庄,被安排到最危险的地方开拓。

  在东北。

  在黑龙江以南的土地已经开始裁撤集体农庄了。

  新的集体农庄都已经安排到了外兴安岭以北的平原。

  那里虽然在地图上属于大明帝国。

  但其实存在许多的原住民。

  各种丛林中的野人部落,可是随时可能会对汉人的集体农庄发动袭击的。

  在南洋,新的集体农庄被建在了几内亚岛上,也是要和当地的土著进行斗争的。

  在西域、唐努乌梁海农耕之地也开始建立起集体农庄。

  这些地方是边疆,和一些游牧部落接近,也不是很太平。

  总之。

  像是王阿生这样的要去参加集体农庄,那就只能去最危险的地方了——集体农庄,是要战斗的,基本上和军户差不多。

  在不危险的地方,没有设立集体农庄的必要。

  王阿生跪在地上,一脸的绝望。

  这是个什么世道啊。

  连安心种地都不行。

  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又把一家贫苦农民闭上了绝路。

  他伏在地面,哭不出声,眼泪都流干了。

  坐在公堂上的刘光宗张了张嘴,脸色煞白,双眸噙着泪水。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