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资金...
广东的阔佬是很多的。
关键是怎么让这些老财主把钱拿出来投资。
这些事情光是想一想就让人头痛啊。
朱道桦甩甩头。
目光已经看向了广州城。
进入广州城。
也该公开打出明朝皇帝的招牌。
和清廷来个北清南明对台戏了。
..........
“败了?怎么这么快败了?!”
广东巡抚衙门。
得到消息的郭世勋瞪着眼睛,一脸的惊骇。
十万大军啊。
这才多久?
之前虽然输了一阵。
但是这种好几万大军的大会战。
怎么也要周旋个个把月,互相试探之后,才会开始大打。
而且大打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分出胜负。
没有个一年半载的。
十万大军哪里那么快的打光。
现在呢?
昨天郭世勋才收到福康安的亲笔信,让他准备把八旗的家眷撤离到肇庆府。
一天时间不到。
黄埔大营被破。
十万绿营兵溃败。
福康安领八旗马队和忠勇营撤退肇庆的消息就传到了广东巡抚衙门。
这可真的是天大的噩耗啊。
“这怎么可能呢,这可是十万大军啊!”
郭世勋惊骇的看着给他报信的广东督标游击林国良。
一旁的广州知府赵温、按察使薛思源也是一脸的惊愕。
十万大军顿兵广州城下,粮饷补给都充足。
怎么就一天之内就没了?
这是和明军在打还是和阎王爷打啊?
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大人,逆明火炮犀利到难以置信的程度,我军被轰了个措手不及,大军如雪崩一般崩塌,简直是兵败如山倒啊.....”
回忆起昨天的大战。
林国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杨大...杨流芳这贼和七十余名广东绿营武官都投降明贼了,绿营军心震动,又被天雷轰击,一下子就崩了啊。”
一名逃回城内的绿营武官哭丧着脸说道。
“杨流芳世受国恩,他居然也投降了,无耻!”
广州知府赵温唾骂。
一旁的广东按察使薛思源也随声附和。
不过这两人互相看了看。
心照不宣。
杨流芳这样的汉军八旗都投降。
而且他的家眷就在前一批撤走的八旗家眷之中。
广东这边肯定是不敢杀的。
得上报北京,让皇帝来定夺。
但这一下投降了这么多绿营兵官。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此战过后会有更多的绿营武官投降。
到那时候。
朝廷会杀这些武官的家眷吗?
恐怕...
赵温是地方父母官。
自然是不能撤的。
而按察使薛思源也要留守巡抚衙门。
广州眼看着就不能守。
到那时候...
他们也就只剩下上吊自尽尽忠大清,或者投降大明两条路可以选了。
杨流芳都能投降的话。
也许....
两人都不说话了。
就在此时。
十三行总商伍敦元和粤海关税库道员方楚正匆匆而来。
“大人,十三行银库和粤海关银库的银子可都得运走,免得失于敌手啊!”
郭世勋听到这话就一阵头痛。
八旗的家眷要走的话,肯定还要带上细软才能跑路。
如果再带上十三行银库和粤海关银库的官银。
那还如何走得了?
十三行的银库就不必说了。
这是十三行做海贸的本钱。
这半年来没开张,全部都堆在银库里面。
足有八百多万两。
而粤海关的银库的钱也不少。
去年秋天的税银和今年春天的包税都在这里。
有三百多万两。
除此之外。
由于广东这边准备和逆明的大战,采购军械、粮草等军资,还要和洋商采购火枪、火炮。
所以广东巡抚衙门这边也得到了乾隆旨意,把去岁的广东地方税收也转移到了粤海关的银库。
如此一来,粤海关银库就堆积了四百万两的官银。
总数加起来。
足足有一千二百万两。
这么多银子如果让明军给劫走了。
那乾隆恐怕都要气的上天了。
可是一千二百万两白银,足有九十多万斤。
如果有水路运输还好。
但是现在珠江上要不是打着日月旗的天地会的船,要么是明军的军舰。
走水路如何安全。
走陆路的话。
那也要官兵护送。
否则分分钟道上的黑社会就得上演一幕劫生辰纲的戏码。
而且九十多万斤也得要大量的车马运输才行。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