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xs洛阳,贡院。
一个又一个太学生,今天突然被告知不上课,带好笔墨砚台跟着老师走。
走着走着,就到了礼部贡院,这里是用来科举的地方。
“这是要考试?”洪迈望着前方队伍。
陆游没有接这话,他昨晚就意识到不对。
他爹陆宰被紧急召回京城,接替胡安国做了礼部尚书。昨天中午抵京,下午就进宫面圣,一直到现在都没回家。
他母亲派仆人去打听,东华门侍卫让慢慢等着。
继续打听,才得知很多礼部官员都去了贡院,昨晚全部吃住在贡院里没有离开。
王廉清低声说:“你们注意到没?三位知学今日都不在,他们平时可天天在学校的。”
洪迈猜测道:“不会被抓了?”
“莫要胡言!”陆游责备道,“三位知学昨日就进贡院了。”
王廉清问:“你怎知道?”
陆游说道:“我爹昨日进京,做了礼部尚书,他也在贡院一夜未归。”
“令尊做了……”
洪迈说到一半,连忙忍着没喊出来,扭头跟旁边的王廉清面面相觑。
“排好队,全都排好队,等着领号入场考试!”一个官差过来维持秩序。
他们口中的三位知学,此刻都在贡院之内。
皇帝下令进行突击测验,要摸一摸全体太学生的学问功底。
那阵仗搞得很吓人,他们先被召进宫,然后直奔贡院出题,昨晚忙活大半宿没睡。
大明的太学官职,基本沿袭自宋代,但又有细微的变化。
比如,管勾太学公事(校长),被改为知太学公事。简称知学。
另有两名副校长,改名叫同知学。
宋代的知、判、同、提举、提点、管勾……等官职,全部属于差遣职务,最初都具有临时性或兼职性。
就拿枢密院来举例,真正的主官是枢密使,但经常出现一个知枢密院事。县令也是一样,偶尔会冒出来知县。
大明新朝不断简化官制系统,把寄禄官、文散、虚职通通合并为官衔,用来论资历和发工资。具体差遣全部统一为正式官职,以确认官员的相关权责职能。
现在的太学,有一個知学(校长)、两个同知学(副校长)。
还有太学正、职事学正(学生充任,无官品)、太学录、职事学录(学生充任,无官品)、太学博士(教授)、太学助教(讲师)、太学直讲(低级讲师)……
“皇帝驾到!”
“皇帝驾到!”
几嗓子由远及近传来,贡院里无论官吏、师生全都乱做一团,纷纷转身来到贡院大门外拜见。
却见一骑奔来,喝令道:“该做甚,就做甚,通通回去!”
众人又连忙停下,恢复之前的秩序。
朱铭的车驾停在巷口,他掀开车帘默默观察。
忽有几个学生模样的家伙,小心翼翼贴墙而走,想要越过皇帝车驾去贡院大门。
立即有侍卫过去阻拦,一番询问之后,回来报告说:“陛下,那些都是太学生。”
朱铭的脸色极为难看:“扣下,让他们的老师来领人。”
太学允许学生办走读,尤其是长辈在京城的,可以每天回去跟家人居住。
但有严格的考勤制度,不准学生迟到早退,请假须得太学录批准。即便是患了疾病,也要事后补上请假手续,而且还要有医生的签名。
历朝历代的太学衰落,都是从缺课开始的。
发展百十年之后,绝大部分的太学生,都毕业了还没来上过课。甚至直接住在老家,距离太学有一两千里远!
那几个太学生被带到皇帝面前,神色惊慌,局促不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