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保障支队,训练场上,陶国强与一批新入职分配的初级指挥员一起熟悉操作新式的远程供水系统。尽管消防救援一线已经奋斗了十七年,尽管也是二级指挥员,不过面对这些比自己年轻七八岁甚至是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是挺随和,不会刻意去说自己以前的经历,不过如果这些年轻同事很好奇,他也不会介意分享。
前文已经说过,远程供水系统的引入,其实也就是这十年的事儿,国内第一次运用,则是十一年前的旅海港油库火灾救援,三套远程供水系统全部动用,远远不断地为三千五百名消防队员(其中旅海消防局两千四百名消防队员)超过四百五十台各型消防车远远不断地供水。从此之后,但凡是经费允许的消防局,都陆续引进这种价格不菲的系统,当然,这种系统,也是轻易不使用,一旦使用,必定是大规模消防救援行动。对于津海市消防(救援)局,该系统第一次投入救援行动,则是八年前的空港园区某仓库大火,后来包括海港物流园区消防救援以及次年的海河新区某仓库火灾救援,远程供水系统,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除了操作远程供水系统与“龙吸水”系统,陶国强也要和各位新入职同事一起熟悉其他各类后勤保障设备,譬如炊事车、照明车、空呼供应车等等,作为一名老资格消防队员,他对后勤的理解,要比许多新入职的同事,深刻的多。二零零三年入职的时候,站里基本就是清一色“黄河”“东风”水罐消防车,每次灭火,时间久了,总会饿,后勤送上来的,大多是面包,有的时候是肉松或者豆沙面包,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单纯”的面包,然后瓶装水,夏天春天或许没感觉,冬天喝着瓶装水,有时真的像吃了半瓶冰一样,极个别的“酸爽”情况,救援行动还没结束,空呼已经更不上了,毕竟三十分钟基本就要换一个,一个救援行动如果持续四五个小时中间内攻灭火不断,那么后续只能紧急从原厂调运了,所幸津海还是一个工业类型齐全的城市。听参加过十三年前大规模跨区域救援的消防队员们说,救援行动前几天,所有的炊事工具基本都用不上,悬崖峭壁,锅也架不起来。下了飞机以后的第一二天,就是压缩饼干瓶装水,夹心饼干、泡面、火腿肠肯定是优先供给了受灾群众,后来S部消防局也是协调了一批速热食物给了这些身处核心区的救援人员,真的是快一周了,才吃上一段热乎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