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青苗> 第三十九章 祸起萧墙(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十九章 祸起萧墙(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李继捧是前前定难节度使李光睿的儿子,是前定难节度使李继筠的弟弟。李继捧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节度使的位置在夏州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况且就在他们的东边,汴京城里的当今圣上赵光义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这在合法性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李继捧显然没有像太宗皇帝那样做好充足的准备,没有太宗皇帝的威望,没有像太宗皇帝一样建立稳健的根基,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位像赵普一样,能帮他把一切“不光彩”的事抹平的能臣去坐实继承的合法性。

  党项下辖五州,每个州的刺史都是继位的有力竞争者。党项李氏宗族威望最高,内部争夺也最激烈,矛头就都指向了李继捧。即使有大宋中央政府的任命,兄族内部仍然都在积攒实力,打算一举掀翻李继捧。可见大宋中央政府对夏州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这和长期施行的羁縻政策有关。太平兴国三年(978),曾出兵协助太宗皇帝攻打北汉的银州刺史李克远就是一个火爆脾气,也是李继捧的叔叔。他积极谋划了一场联合自己弟弟攻打夏州的军事行动,但这次军事动向被李继捧事先侦查到了,并且提前埋伏了伏兵,一场伏击李继捧的这个叔叔就直接战死了。面对权力的诱惑,兄弟、父子、各种亲情脆弱的不值一提。

  李继捧对战场的处理显然还是不够稳妥,怎么能让李克远战死呢?在战斗中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保护好李克远。这样的场景耶律阿保机也同样面临过,显然处理的就更得当。李克远只能抓活的,而且要拿他做足政治秀。李继捧一定要在五花大绑的李克远面前悲从中来,流着眼泪为他掸去战斗中沾染的尘土,柔情的抚慰他在战斗中留下的身体的创伤,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叙叙叔侄情份。最后一定要说,为了党项的稳定和未来,侄子我被逼无奈继承了节度使之名,党项的家只有全体党项人才有资格当,我李继捧只是党项前进路上的一个过渡,自父亲崩逝您就是我最亲的亲人,您都不出来帮我,帮助党项的百姓,党项的百姓危矣,党项的危矣!然后大声嚎哭……李继捧简直就不配是王者之后,连这最起码的政治表演都不会,还让李克远死了。李克远一死,事情就更糟了,李继捧在党项人眼中就成了为了王位心狠手辣、六亲不认的小人。既然亲叔叔都杀,将来杀谁还不都在弹指之间?李克远死了,党项内乱进一步升级,李继捧根本无力稳定局面,只能向中央政府求救,请求大宋政府干预。这更是一着烂棋,李继捧在党项人眼中就成了为了称王,卖国求荣的党项奸。这时的李继捧还不如联合太宗皇帝讨伐辽国,把党项拖进战争中,在战争中和宋朝绑在一起。在这期间不断宣传强化民族仇恨,天天宣传历史上契丹是如何屠杀党项百姓的,契丹是如何的霸权主义……反正百姓都是不长脑子,没有自我判断力的。李继捧似乎就没有这样的素质,没有还想称王!

  太宗皇帝的政治谋臣似乎比李继捧的高一个层次,显得更沉稳一些。身在汴京的太宗皇帝是左右为难,银州兵变一方是李克远,几年前北伐时的友军将领;一方是李继捧,刚刚下文任命的定难节度使留后。况且最难处理的就是这样的家务事,最容易有后遗症,比处理党项和吐蕃之间的问题要复杂多了。思量再三,宋朝没有给出实质性的措施,倒是提了一条原则:“李继捧节度使,你要稳妥的安抚你的亲属和宗族,不要再生乱了。”但太宗皇帝一定也在酝酿别的什么想法,只是还在酝酿。

  李继捧是心里苦,本想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结果支持没有,收到的是一通训斥。但他本应该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上级没有解决思路的时候,肯定就只剩下提要求、作指示了,总不能像个傻子一样无动于衷吧?虽然有时就是傻子,但也不能表现出傻样。原先是内乱,现在还有上压。在这种情况下总有聪明人出现,李继捧的另一个叔叔绥州刺史李克文登场了。李克文和李克远走的不是一条路,如果说李克远是武斗,那李克文就是文斗。他给大宋朝庭写了一封奏表。他表奏太宗:“李继捧不当承袭节度使,所以才发生了党项内部的叛乱。大宋可遣使至夏州,谕李继捧,令他去开封朝觐。”李克文的意思简单说就是让李继捧去中央政府好好汇报工作,并且主要听他自我检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