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青苗> 第九十四章 熙河开边(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十四章 熙河开边(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王韶不仅用兵如神,而且还采用招抚、征讨、屯田、兴商、办学多管齐下的战略方针处理西北边线事物。熙宁三年(1070),王韶向王安石建议,大宋西北边的党项、吐蕃每年到秦凤路与汉人进行边境贸易,延边的豪商富贾囤积居奇,操控着各类商品的物价,每年获利不下几十万贯,建议朝廷在秦凤路设立市易司。把这一地区的蕃、汉贸易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

  对待王韶的这个建议,王安石并没多想。设立市易司,用朝廷拨款作为本钱,和党项、吐蕃还有宋朝边民进行贸易。市易司有朝廷巨大的资金支持,又有强大的行政特权,自然能有效控制边境的经济命脉。前有薛向在“均输法”上成功,后有王韶惊世骇俗的才华,王安石也就没有认真的去咨询曾布等人的意见。这条建议得到了王安石“绝对”的支持。

  王韶原本就智谋超群,再有国家资本的力量,自然牢牢掌握了西北经济命脉。原本大宋在西北地区常年和党项的战争已经把大宋经济拖得疲惫不堪,哪知王韶这个边将却让大宋的战争形式和经济形势都得到了逆转。王韶利用朝廷在西北设立的市易司掌握着经济命脉,赚得盆满钵满,还用赚来的钱加强武装力量,再用强大的军力威慑党项。这样的逆转是朝廷和王安石都始料不及的,市易司在西北的巨大成功让王安石没有认真去分析“朝廷经商”的这种模式的利与害。

  两年后,王韶实践“成功”的市易经商之策就成为了王安石改革的一项新政——“市易法”,很快就推向了全国。表面上看“市易法”就是“均输法”的推广,“均输法”的经营范围是东南六路的贡品,而“市易法”是大宋各地及各蕃族的一切商品。薛向才干绝伦,“均输法”为大宋朝廷赚的盆满钵满。王韶智谋无双,“市易法”把一切经济主动权紧紧控制在朝廷手中。

  但王安石却没有想过,薛向的“均输法”在东南六路施行,针对的只是朝廷贡品,是把经营范围、贸易区域都做了严格限制。王韶的“市易法”,则是在大宋的西北战略前线施行,那里大宋缺乏民间商业活力。在这些具体情形下,朝廷经商的利害关系容易判别。但王安石却把“市易法”推向全国,这样一来,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的民间资本就彻底失去了活力。

  王安石没多想,但不是所有人都想不到。即使想不到,早晚也能感受的到,大商人的利益受损一定会影响到朝廷官僚的切身利益,只是有一些滞后罢了。他们开始对王韶的经商活动进行限制。王韶既然在政治、军事、经济各个方面都展现了卓越的才干,王安石就“绝对”的信任与支持王韶。这种“绝对”意味着不允许任何人包括王韶的上级,对王韶开展工作产生牵制影响。

  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王韶上书:“渭源到秦州一带,弃置着无人耕种的良田上万顷。希望朝廷再在此处设置市易司,所收之利全部用来治理这些农田。”

  秦凤路经略使李师中坚决反对说:“王韶这样做是想侵占边境的弓箭手的田地,秦州的麻烦事只怕会越来越多,会搞得得不偿失。”王安石对王韶的支持也很霸气。先罢免了秦凤路的主官李师中,让窦舜卿接替他,再派李若愚对此事进行调查。这不就是先处分后调查吗?

  李若愚一到便问王韶:“荒弃不耕的农田在哪里?”

  王韶无言以对。窦舜卿和李若愚一番调查,没找到王韶说的“弃田”,李若愚便上奏神宗皇帝所谓的荒田是谎报。王安石一拍桌子又罢免了窦舜卿,任命韩缜接任秦凤路经略使。大家都看出来了,谁反对王韶,谁就是在反对改革,李师中、窦舜卿都被贬谪,而王韶则升为太子中允、秘阁校理。王安石的做法是谁反对改革,谁就从重要岗位上让开,好吃好喝好招待着,但不许胡说八道。随着改革的一项项成功,王安石也开始变得敏感。他害怕改革的果实毁于一旦,他害怕改革会半途而废,批评改革的声音让他寝食难安,行事也变得决绝。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