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锦唐梦> 第一百一十三章 国丧中的博弈(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一十三章 国丧中的博弈(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李治的灵堂设在麟德殿,之所以选在这里,是因为麟德殿是大明宫内规模最大的别殿,位于大明宫西部,右银台门内龙首原北坡一个突起的高地上,可俯瞰宫城。

  殿前和廊下可坐三千人,空间足够大,打马球都不是问题。要来奔丧的,不只是京畿的官员,还有在藩的诸王和地方的封疆大吏,地方小了,人也放不下。

  至于,先帝遗诏说停灵七日即下葬,李守义要真这么做了,那才要被人骂做不孝呢!这种事,必须大操大办,来的人多了,才更能向天下人证明,他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

  道理跟打广告一样,所有人都知道了,那些觊觎皇位的人,才不敢顶着舆论轻举妄动。

  大唐重视孝道、宗法,这个也反映到殡葬礼仪上,就是国家比较重视丧礼的等级制度,并且还将对父母的孝道延伸到死后。

  有道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丧葬之礼,具有相当重要地位,上至天子,下至百官庶民,皆不外如是。

  从初终到入殓、建墓、备葬料、下葬、复土,还有丧、葬过程中不间断的祭祀等,及各项需要避讳的示意。

  《唐律疏议》里详细规定到:“诸闻父母若夫之丧,匿不举哀者,流二千里;丧制未终,释服从吉,若忘丧作乐,徒三年;杂戏,徒一年;即遇乐而听及参予吉席者,各杖一百。

  闻期亲尊长丧,匿不举丧者,徒一年;丧制未终,释服从吉,杖一百。大功以下尊长,各递减而等。卑幼,各减一等。”

  殡葬规格更是厚葬的风格,比如文德皇后薨逝,太宗下令营建昭陵,虽然下令一切从俭,但事实上,昭陵面积达三十亩,壮观雄伟,主体一共修建了一十三年之久。

  正殿那,李上金四兄弟带着哭灵,哭得那叫一个悲嗷,偏殿这边议先帝丧葬之事却卡壳了。侍中裴炎以先帝功业巨大,死后应以后敛为由,提出挪国库半数陪葬乾陵。

  他这话说的真噎人啊!拿着忠孝打幌子,把大伙的嘴堵的严严实实的。都知道不对,可谁能反驳呢?李守义说不就是不孝,臣工们说不就是不忠,这是把人架在火上烤啊!

  盘着手上的流珠,李守义打量着裴炎,心里不由念着:老小子够聪明的,拿着朕的国库,拍天后的马屁之余。还想趁着国丧之际,搏个第一忠臣的美誉啊!

  好家伙,国库的一半,老小子真敢开牙,就这一半的数目,够他阖府老小活埋一百次,一千次。

  而对于陪葬数目之事,李贞、李慎、李元轨、薛元超都有各自的苦衷,因为身份等原因,他们没法开口否决。李守义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刘齐贤。

  “胡扯!先帝遗诏说的明明白白,“园陵制度,务从节俭”,拿国家元气搏虚名,上忤逆先帝遗诏,下难安天下黎民。”

  “这几年,边疆战事不休,各地灾荒不断,朝廷纵然有些家底,也经不起拿出国库一半来陪葬。”

  刘齐贤历以精明强干著称,他掰起指头给大伙算了一笔账,自开耀元年至永淳二年,仅三年时间,五十万贯以上的开支就有十一次之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