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蜂子> 第二章 第十七节 山顶论诗悟修身(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章 第十七节 山顶论诗悟修身(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老者面部平缓地望着蜂子说道:”年少可贵,后生可畏呀。国家有你们这些人才,以后何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

  ”徐小弟,能给我解读一下李白的《静夜思》吗?“

  徐大佑脸一红,他不知老者是何意,但也不好拒绝,就简洁说谈了自己的理解。老者听后,又问道:”床前明月光,这个‘’床“字,你如何理解呢?”

  徐大佑已经有些没有好气了,但他压着心中的不快说道:“就是我们睡的床嘛。”

  “唐朝的人如何睡觉?睡在什么地方?是现在像我们家里的床吗?如果人躺在日本人的榻榻米上,能看到地上的‘霜’吗?”

  徐大佑这才恍然大悟,今天,是遇到了高人。张大了嘴巴说:“哦,哦,哦,我知道了,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不是坐在床,而坐在院落里的小凳子上。因为那个时候,人们管今天的高凳子都叫‘床’。而在唐代睡觉的床都是在地板之上,铺席而卧。”

  老者含笑点点头。

  徐大佑刚想要向老者请教,蜂子说:“大佑,这位老者,是我爷爷的学生,少年早成,名誉天下,曾在总统府中做过幕僚,因见不得官场黑暗,心不能学,又力不能改,中年之时就归隐山林,在这少室山中静休。这个山顶平地,就是他平常里修身养性之所。见日军不久将与我国交战,愿意让出此地,如此爱国爱民高勋盛德之人,岂是随便说话的,明天备个礼再说不迟。”

  蜂子接着说:“诸位,这少室山与太室山大不相同,在宋朝之前,因为山路难行,这里,从无人迹,自宋以后,才有极个别‘走山’(依靠野山货为生的人)之人走进少室山,因无路可行,进山都要攀爬赴险,即便是今天,能来此山中的人,亦是少之又少,就连当地山民,也难进这深山老林。诸位就这深山老林中睡个好觉吧!”

  徐大佑,躺下睡觉之时,用手掌猛击自己的右脸,边击边在心里骂自己:“有眼无珠,有眼无珠,有眼无珠,有眼无珠。这小蜂子的心,怎么这么沉,这么深!”

  徐大佑在睡前还想起了鬼谷子在《权篇》中谈及的与人说话的要领: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今天,自己就败在了与贱者言,依于谦,这条古训上面。

  不对,不止是一句,而是态度,对人的态度。我要改。

  徐大佑迷迷糊糊地睡去。一夜无话。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