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有句民谣,“粗糠(稻壳)当柴火,大柴(木柴)在旁待”。穷人家准备炊甜粿,原材料多是买稻谷,而不是直接买糯米。一方面,稻谷比糯米便宜。另一方面,碾米后产生的稻壳,还可以当成炊粿时的引燃物,节约了一些柴火钱。
一笼甜粿要蒸十多个小时,期间蓝氏一直在灶台旁观察火候。有时须往大鼎内添水,水才不会烧干。有时须往添柴,火才够旺,粿才能完全炊透。一边是冰冷的北风,一边是炎热的火苗,在这“冰火两重天”之间,是亲情,是母爱。
不知不觉,已是午夜时分。
蓝氏已经忙碌一整天,没吃一点东西。过了“极限点”,肚子已经没有饿的感觉。“行百米者半九十”,越是临近开蒸笼时间,越要注意观察火候。火候把握得准,炊熟的甜粿表面,像人的皮肤那样,油滑紧韧而纹理清晰。倘若把我不准,甜粿表面出现像皮肤溃疡般的痕迹,那是无法挽救的失败——粿没完全炊透,再炊多久都没用。
蓝氏正聚精会神地炊粿粿,身后响起熟悉的声音。
“娘,我回来了。”
“回来了就好。”蓝氏露出慈祥的笑容,“正好甜粿蒸熟了。”
蓝氏慢慢打开蒸笼盖,看了看,脸上漾出幸福的微笑。
炊蒸成功了,甜粿油滑紧韧而纹理清晰。
天佑走上前,心疼地说:“娘,您怎么不等我回来,就一个人做甜粿。您又要碾稻谷,又要揉面团,还要添柴火,真是太辛苦了。”
“没事,娘都习惯了,又不是第一次做甜粿。你出海捕鱼也很辛苦啊!”
“以前还有天美帮你,现在……”天佑怕惹得母亲伤心,欲言又止。
“唉!也不知道你妹妹现在怎么样了,会不会受欺负。”蓝氏无奈地摇了摇头。
“娘……”
“孩子,希望你早日赚了钱,将你妹妹赎回来。这是你爹的遗愿,也是娘最大的心愿。“
“娘,你放心吧。我发誓,一定会将妹妹赎回来,一家人团圆的。”
蓝氏欣慰地点点头。“你明天就要出发下南洋了,妈还给你准备了一点东西。”
她从房间里拿出一个小竹篮,“孩子,这是我们穷人家的‘过蕃四件宝’:市篮、雨伞、浴布、平安袋。你第一次远去重洋,一切都要小心。”
“好。二舅爷熟悉南洋,跟着他,一切都会平安顺利的。”
“娘还特意帮你多买了两个大冬瓜,你明天记得带上。在船上,冬瓜既可压舱,又可在缺乏淡水时食用解渴,遇险时又可利用其浮力作救生之用。”
天佑点了点头。
“真是世事难料啊!一个月前,我们还是一家和睦,没想到转眼间,妻离子散,骨肉分隔。”蓝氏哽咽着。
“娘,你自己在家里,千万要保重。”
“现在只剩下我们娘俩相依为命了。一想到你要远行,囊……娘就……”蓝氏哽咽难言,抱着儿子哭泣。
炉火闪烁,泪眼迷离。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