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大明万岁爷>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京察 外察=全察(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京察 外察=全察(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朱允炆在国子监大辩论时,已经在思虑“考课”之事,原本计划安排在科举之后,只是还没等解缙提出“考课”官员,黄河、淮河一线暴雨,涡河决堤,怀远被淹……

  于是“考课”一拖再拖。

  怀远知县被百姓打死,百官无一人为其喊冤。

  朱允炆对此事的评价,只用了唐太宗的八个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练子宁认为朝廷官员经过洪武初期的严苛,中期的恐惧,晚期的忐忑之后,在建文元年彻底放松下来。

  放松的结果,便是报复性的贪婪。

  所谓的“纸醉金迷,贪腐横行,绝非一县”,朝堂之上,传荡着练子宁坚决的声音。

  朱允炆频频点头,在练子宁讲完之后,肃然道:“开考课于文臣官吏,期海宇宇谥,民乐雍熙,以内阁解缙、翰林院姚广孝、吏部尚书齐泰、都察院练子宁为首,组考课四人团,统揽京师内、外考课,毋宁私情,以正乾坤!”

  众文官员听闻之后,脸色都有些难看。

  考课,也被称之为考绩、考功、考核、考校等。

  早在先秦时期,便出现了考课。

  《尚书·舜典》记载:“三载考核,三考黜陟幽明”,并明确了考核的处理方式为“黜退其幽者,升迸其明者”。

  在这个时期,考核制度尚不完善,但其“三载考核”的方式,却被后世所用。

  考核制度初步形成,是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分为两种:

  其一,诸侯王朝觐。

  简单来说,就是诸侯王从自己家里,坐上马车,前往京城述职。

  其二,天子巡狩。

  这就不需要麻烦诸侯王四处奔波了,天子五年出京一次,驾着马车,打个猎,旅个游,邂逅个美女,到了某个诸侯王地界,看看土地开垦了多少,是不是养老尊贤了,然后决定你是继续当诸侯,还是把你废掉。

  战国时期,商鞅、李斯、吴起等变法,为了区别军功、更好治理国家,文官、武官制度逐渐建立。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上计制度”。

  “上计制度”,包含了户籍财政、治狱惩盗、宗室名籍、边戍状况、地理行政、劝课农桑等。

  秦朝文官考核,仍以“上计”为准。

  汉朝不仅采取“上计”,还引入了“刺察”,即刺史到地方巡查。

  唐代考核逐渐完善,在京城设置了考功郎,专门负责京官考核,于地方设置考功外郎,考核地方官。

  宋代设置审官院负责京官考核,考课院负责州县官的考核,一年一次小考,三年一次大考。在此时,明确了“四善”标准,即“德义有闻、公平可称、恪勤匪懈、清谨明著”。

  到了元代,虽然也有考核制度,也设置有廉访使负责外出考察,但对于整个元帝国而言,始终都维持着“重武轻文”的状态。

  文官考核?

  那是什么玩意,没几个人懂,也没几个人去抓。

  朱元璋在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时,便认为缺乏考核,贪官污吏横行,是元朝灭亡的一大因素。

  为了避免大明重蹈覆辙,朱元璋在建国第一年,便设置了文官考核制度,第二年,要求地方文官三年期满时,要到吏部来接受考核。

  之后朱元璋一次次完善考核制度。

  朱元璋的文官考核内容只要两样:

  考满,考察。

  考满分三六九,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