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124 滚回去阵亡(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24 滚回去阵亡(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不一会,吴祯和蓝玉两人,双双站在点将台上,向朱元璋缴旨。

  朱元璋看着面前这两人,吴祯这边,一脸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哪怕是没有笑,也能感觉出来。

  至于蓝玉,一脸不服气,都刻在他脸上了。

  朱元璋心中有数,只是淡淡吩咐道:“蓝卿先好好想想,为什么会输?吴卿,继续下一场吧!”

  “末将遵命!”吴祯一听,立刻大声回应,马上退下,下了点将台之后,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蓝玉还没资格站在点将台上,只能下了点将台,到了武将队列中找到自己位置站好。

  景川侯曹震,此时还只是一个指挥使,和蓝玉的关系好。见他过来,便笑着安慰他道:“把靖海侯三倍的兵力打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蓝玉听了,横着眼睛看了他一眼,竟然没理他。

  鹤庆侯张翼,此时更是只有指挥佥事,也是安慰蓝玉道:“蓝大哥放心好了,燕王能打掉靖海侯一半兵力,那都难以想象了!”

  “对对对,蓝大哥放心好了!”舳舻侯朱寿此时和蓝玉一样官职,同样是都督佥事,附和道,“靖海侯有这个千载难逢的进封国公机会,不可能放水的!”

  听到这话,蓝玉终于有了反应,转头看了他们一眼,冷声说道:“看到没有,几位国公都来了,燕王必胜。真恨不能多杀几個,要不然,靖海侯赢燕王,哪怕只剩十个人,一样进封国公,还能让燕王给赢了!”

  朱寿一听,顿时惊讶道:“不可能吧?”

  还真别说,听蓝玉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这个可能。既能封国公,还能讨好皇帝!

  张翼听了,便安慰道:“到底让不让,我们都有眼睛的,点将台上的几位,更是能看得清楚。靖海侯要是敢这么做,我就参他!”

  “对,靖海侯要是这么做,我也参他!”曹震说完,提醒道,“你也可以给太子殿下说说!”

  蓝玉不是没背景的,那可是太子殿下的人!

  站他们前面的定远侯王弼听到他们这些话,转过身来,低声喝道:“你们几个,都安份点,不管怎么样,谁都不许多事!”

  这几个人都是脑子有病,蓝玉再有背景,能大过燕王殿下?那是太子的亲弟弟,皇帝的亲儿子!

  如果别的朝代也就算了,但是当今皇帝一家子,那是最重亲情了的!

  外人那有血脉亲!

  他们这些人,都和蓝玉的关系很好。在原本的历史上,最终也是因为蓝玉案而被处死。

  此时,见他们中身份最高的王弼发话了,便都安静了下来。

  他们看看蓝玉,见他气鼓鼓地站那,就知道蓝玉还是不服。以蓝玉的个性,如果真被他发现,靖海侯故意让燕王赢蓝玉几十人的话,指不定会当场闹起来。

  这么想着,他们又有点担心。不过正在此时,三通鼓完毕,下一场比试开始。

  就见点将台前的校场上,两支队伍都已经就位。

  万众瞩目之下,不少人便说话了。

  “燕王殿下这队伍,竟然这么多兵种混杂,而且是真得混杂啊!”曹震摇头说道,“花拳秀脚!”

  “没错,大家都知道多兵种的厉害。可是,多兵种那也是有门道的,那会是那么容易练的?”朱寿立刻跟着说道,“长枪兵一个阵,刀盾兵一个阵,弓箭手一个阵,各阵之间互相配合。这才是多兵种作战。燕王这个,呵呵……”

  张翼也是好笑:“所以说,没有真正带过兵的,就是纸上谈兵,自以为很厉害,结果你们看着吧,一会比起来就会露馅了!”

  “……”

  相对于他们的看法,点将台上,却是有点不同。

  朱棣领着手下上来,一摆开阵法之后,徐达等人,便立刻脸色凝重起来。

  “这是什么阵法?看这长枪短兵,甚至还有奇门兵刃!”徐达表情郑重地说道,“各兵种混杂,但是很合理,长短互补。如果能配合好,进可攻,退可守,很强啊!”

  听到这话,邓愈也是表情凝重地点头附和道:“没错,燕王殿下是怎么想到这些兵器的互补,甚至还有专门的兵器配合?真得有点期待,不在知道这阵型一旦开打会怎么样?”

  “你们发现没有?”李文忠跟着提醒道:“燕王手下的长兵器,普遍比靖海侯手下所用的倭枪要长,甚至连燕王手下的长枪,都是比靖海侯手下的要长一些!”

  “还真是!”徐达听了,点点头,然后转头看向朱元璋,笑着说道,“陛下,燕王殿下这是下了很大功夫准备这场比试啊!”

  朱元璋听了,淡淡一笑道:“你们刚回来,怕是不知道。燕王为了这场比试,当初给出了五万贯钱的重赏,说是要散尽家产和他王妃的嫁妆,拿出这笔钱来。”

  “……”徐达一听,顿时愣住了。

  这个女婿,竟然要把自己女儿的嫁妆都用来奖赏?

  邓愈一听,立刻便笑了,对徐达说道:“魏国公有个好女婿啊,厉害了!”

  徐达听得脸黑,这到底是夸呢还是取笑?

  朱元璋也是哈哈一笑,又对徐达说道:“不过这个钱啊,最后是驸马拿出来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