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195 总结对比(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95 总结对比(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香山县这边,收到了朝廷快马通报,知道了韩国公领着一大堆官员南下考察全民教化之事。

  对此,民间多有议论,但是,张一凡却是没操心,爱来不来,来了再说。

  就算是韩国公带队又如何,他是驸马都尉,级别和公侯相同,要怎么个接待法,还是要看他心情如何的!

  此时的他,正在按照他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忙着。

  这不,他召开了县衙官吏全体会议。

  在他们见礼之后,张一凡便对张三说道:“来,你把你的总结拿回去,给其他人都读一遍。”

  以前张三是不识字的,但是在香山县的文化氛围内,他也是发愤图强,好歹能识得很多字,也能自己写一些字。

  不过,他的字有点惨不忍睹,让张一凡都找到了优越感。

  这不,张一凡说完,便把案头上的那张纸,往前送了送,然后一拍,示意张三自己拿去。

  其他人听着驸马爷这话,不知道张三写了啥总结,一时之间都有点好奇。

  基于张三刚被驸马爷罚过,他们大概猜测,估计是检讨保证之类的。

  于是,他们一个個都是心情愉悦地竖起耳朵,准备听笑话。

  这倒不是说张三人缘不好,而是大家都是起于微末,互相之间熟悉,这就是个乐子,回头有可以调侃的了。

  张三这边有点苦逼,过去拿了他的那张纸之后,便开始念了起来。

  “树下(属下)……回去想了后,觉得外乡人的好处是,香山县粪肥变多了,庄家(庄稼)……的收成好多了。还有,我们店里的生意也好多了,赚得钱更多了……”

  他的这个总结中有好些个别字,被张一凡圈出来写了正确的。因此,张三每读到圈字的地方,都不得不停顿了下,要重新认下字。

  其他官吏听到他的总结,顿时都有点傻眼,怎么听着好像是外乡人的好处,这是什么意思?

  张三读了好长一会,才把他的几百个字艰难地读完了。

  张一凡发现,他额头是一头的汗。

  也是,如今香山县的天气还是很热的。但是,大堂内不是有冰块放着降温的么?

  “驸马,属下念完了。”张三顺手抹了下汗说道。

  张一凡听了,便看着堂下这些官吏说道:“你们也都讨论下吧,我们香山县的外乡人越来越多,是好事还是坏事,理由是什么?”

  本地人和外乡人之间的矛盾,虽然没有爆发,却是有的。并且基于人性之自私,总觉得外乡人是来抢钱,占香山人的便宜。

  对于这种认识,张一凡觉得,有必要先在官吏层面达成统一认识,然后再去社会上宣传。

  当然了,任何会议,都不能自由发挥,那样开会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没结果。

  因此,张一凡就先让典史张三读了他总结出来的外乡人好处,就等于是给本次会议定下了一个基调,就是外乡人带来的好处。

  意思就是说,畅所欲言,可以谈外乡人的好处和坏处,但是,总归来说,还是要以好处为重,这便是会议的主题。

  这不,这些官吏虽然是普通百姓提拔而来,可毕竟当了一年多,快两年的基层官吏,看上官眼色已经是不用教,自己都会了的。

  于是,在张一凡的示意下,这些人便开始补充起来了。

  “我们坊都钱老二他们开的客栈,就因为外乡人来得多,都赚大钱了。如果没有外乡人,哪还能娶小妾,连媳妇都娶不起!”

  “可不就是,我们村的王二,雇佣外乡人干活,便宜,还能干,去年卖甘蔗也发大财了!”

  “那个卖咸鱼煲的老赵,以前谁稀罕吃他那玩意。但是外乡人来了,都要尝尝香山本地美食,结果他都开了两间门面了,不知道多赚钱!”

  “……”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官吏的内心深处,一样是觉得外乡人来抢他们本地人的资源,可说着说着,他们忽然发现,身边好多人都是因为外乡人来得多了,让他们有了赚钱的机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