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215 大明之赵括和霍去病(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15 大明之赵括和霍去病(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朱棣一听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把他比做汉朝时候的霍去病,顿时心中大喜,对李善长的好感度一下拉满,立刻向朱元璋大声奏道:“父皇,儿臣愿立下军令状,不破辽东绝不还!”

  朱棣的言行,明显和其他皇子不一样。看秦王、晋王等人,那个有燕王这样慷慨激昂?

  说真的,几个名将看到这一幕,都很是喜欢燕王这种,很对他们的胃口。

  因此,邓愈便出列,向朱元璋奏道:“陛下,末将愿追随燕王出击辽东!”

  让他在京师当这个武备堂司业,他是真愿意外出领兵打仗!

  李文忠听了,也跟着出列附和,表示愿意辅佐燕王殿下。

  武英殿内的气氛,在李善长的带动之下,一下就起来了。

  朱棣看到他爹还在那犹豫,眼珠子一转,立刻看向张一凡,对他说道:“一凡,你的意思呢?”

  对外敌方面,张一凡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因此,朱棣就想着拉张一凡也支持他,这样他父皇答应他请战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听到他的话,李善长也跟着问道:“大驸马刚才所言,皆有道理,对于辽东战事,可有何想法?不会是忌惮高丽吧?”

  隐约地,他带了一点激将之法。

  朱元璋听到他们的说话,便也转头看向自己的女婿。

  张一凡刚才的话,几次都从他没有考虑过的方面分析,让他眼界大开,因此,他也是想听听张一凡的看法。

  张一凡听了,想了下历史上的情况,略微思索了一下之后,看到所有人都还在等着他说话,便开口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如果准备妥当再行出战的话,胜的把握性是会高很多。但是,也有可能会让敌人觉得赢得可能性小,因此避而不战,导致和蒙元的战事久拖不决!”

  说到这里,他不等有人说话,便马上补充说道:“云南的敌人,没地方可跑,因此朝廷准备好优势兵力进攻,儿臣以为是稳妥之举。但是在北方,更有广阔草原,一旦敌人和我大明官军做迷藏的话,战事便会一直久拖不决,同样对我大明朝来说,是不利的。”

  听到他没有直接对朱棣的请战做出回应,而是分析南北战事的差异,并且对朱元璋说来,他自然也能知道,张一凡说得这番话是有道理的。要是有可能,他当然也是不想拖的。

  因此,他便问张一凡道:“那你的意思呢?”

  张一凡听了,用坚定地语气说道:“以精锐之兵,示敌以弱,吸引敌人来袭而后拖住敌人,再以援军反攻,一举重创敌人。只要来这么几次,多杀伤敌人,就能让他们元气大伤。等到那时候,便是最后收拾蒙元的时候了!”

  李善长听了,不由得心中暗笑。大驸马的这个话,果然是和赵括一个样。说得头头是道,可真要做的话,不知道难于登天么?

  但凡有把握的战事,莫不是以多欺少,以有备击不备!

  就大驸马所言这种,最有可能的是,那所谓的精锐之兵去诱敌,结果诱饵被敌人吃了,鱼儿却是跑了的。

  蒙元不是傻子,自然会侦查清楚有无援军的可能,有把握吃掉大明的诱敌之兵,他们才会动手!

  这个大驸马,真得只会纸上谈兵啊!

  虽然如此想着,但是李善长却还是开口附和道:“大驸马此策,妙也!老臣以为,值得一试!”

  听到他这话,朱元璋有点不满地看了他一眼。一如李善长了解他一样,他也了解李善长,觉得李善长应该能看出张一凡所献之策过于理想了。

  于是,他看向张一凡,认真地说道:“兵凶战危,轻视兵事乃兵家大忌也!凡兵事,若想胜之,须得以优势之兵击敌之弱。以少胜多,虽是有之,却是罕见,绝不能以此待兵事,你可懂否?”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