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216 朱棣这个老六(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16 朱棣这个老六(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顿了顿,邓愈发现张一凡好像有点不大理解的样子,便解释道:“比如,车营占据了交通要道,不消灭这个车营对蒙元非常不利。又比如,车营里面有重要人物,是蒙元必须除之而后快的。还比如,车营保护大军粮草,蒙元如果消灭车营就能断大军粮草补给等等。如此,才能打出大驸马想要的战事,利用车营的防御力,重创蒙元军队!”

  听到这些,张一凡不由得恍然大悟,一脸敬佩。

  他之前给朱元璋举例的目的,就是忽视了蒙元为什么要进攻车营的必要性。就只是觉得,一万军队让蒙元消灭,他们有多少军队才会来消灭。事实上,朱元璋其实都已经回答过了,为什么一定要消灭一万朝廷官军,这必须要有一个充足的理由才行,一如邓愈所介绍的那种。

  要不然的话,蒙元也不是傻子,看到偏厢车组成的防御阵线,肯定知道不是那么好打的。凭什么要死几千人来啃?要知道,就算以一比二的伤亡比例,蒙元也损失不起的。

  草原上,能有多少人口!

  本来想装个逼,但是没装成!

  他在遗憾着,边上的燕王却是非常高兴,当即对朱元璋奏道:“父皇,儿臣请求一凡一起北上,有他出点子,当能早日收复辽东,击败蒙元!”

  这不,都还只是在这聊聊,就聊出了一个车营!还不知道张一凡到了北方实地之后,还能捣鼓出什么东西来。

  李善长一听,顿时大喜,燕王这个提议好啊,于是,不等张一凡说话,就立刻奏道:“陛下,北方战事久拖不决,也确实影响北方民生。如果能早日解决北方之敌,是千万百姓之福啊!”

  张一凡一听,连忙奏道:“父皇,儿臣还要照顾镜静和孩子,走不开!”

  儿子才满月,这个老四就想拉自己跑北方去,脑子被驴踢了么?自己又不爱打仗,只是想种田而已!

  朱元璋听了,还没回答,李善长就立刻看向张一凡,义正言辞地说道:“敢问大驸马,刚才面对土司、藩国侃侃而谈者是谁?兵者,诡道也,以堂堂正正之法,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但是又是谁,言辞凿凿,以奇计而胜之?又是谁说,敢犯大明者,虽远必诛?如此种种,事到临头,却以妇孺之名为借口,连北方都不敢去?”

  张一凡一听,顿时脸色一红,这是在说他只是会嘴炮而已,真要动刀动抢却不敢!

  他还正要辩解的时候,朱棣已经先一步开口说道:“一凡,你就这点不好,怕兵事,我让你去军营你也不去。这样一来,你说得再好听,有人会听你的么?镜静那边,都已经过了月子,基本不会有事的了。可以让大嫂照顾下,肯定不会有事。如今北方需要你,我也需要你,你就别推了!”

  张一凡:“……”

  这个老四,你还真得是就知道打仗打仗!

  李善长看到燕王支持他,顿时心中一喜,又接着说道:“家国天下,先有国而后有家。我是老了,要不然只要陛下下旨,虽刀山火海亦不会辞,早日打败强敌,便能让百万将士解甲归田,家人团聚。大驸马,你还年轻,又是我大明第一才子,如此要紧之事,岂可因小家而推辞不去,辜负圣恩?”

  卫国公和曹国公听了,虽然他们没有说话,但是从他们流露的表情能看出来,他们对大驸马是有点失望了。

  如果说,张一凡在兵事上没有主见,只是文官的话,他们可能不会有什么要求,也不会有如今的期待;但是,偏偏张一凡在兵事上也侃侃而谈,强硬对外,还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于是,他们自然就对张一凡有了期待。结果没想到,事到临头,张一凡却是怂了,至少在他们看来,张一凡是怂了,拿老婆孩子当借口,因此,失望的情绪,自然而然就有了。

  不过,朱元璋却是知道,自己这个女婿对媳妇的态度,远非其他人对他们媳妇的态度可比。就当年为镜静敲响登闻鼓这种事,就没有其他人能在张一凡那个处境中做得出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