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凡要做的,是历史上最优的信号塔,也就是用最少的组合表达,来传达信息,关键点当然也是编码。
随后几天,张一凡在燕王府安顿下来之后,立刻开始着手信号塔的制定。
编码的方式,他还是决定以常用字编成一本小本子,然后通过横纵坐标来标识其中一个字。这样的好处是,任何一个字,都只需要横竖两个坐标就能决定。
至于信号塔,只要能有0到9一共十个不同的表示方法就可以,这样操作就能简单,结构也不会复杂。
张一凡在纸上画出信号塔的构造,朱棣这边,立刻让人去打造信号塔。为了能看清楚,这个信号塔要尽可能地大一些。
在他们忙这个时候,李善长是一刻都没停,悄悄就南下回京师了。甚至都没告诉其他人,只是留了一封信,说不打扰他们,实际上怕被挽留。
回头遥望即将看不见的北平城时,李善长那是一脸奸计得逞的笑容:终于把大驸马忽悠到了前线,没个三五年根本不可能有结果。如果一个搞不好,出点意外的话,那就更好了。
他作为跟随朱元璋打下天下的第一功臣,来北平都有两三个月了,自然非常明白北平这边的局势。那就是压根没有形成对蒙元军队的优势。如果只是守在长城内,那倒还没什么。可如果有谁按耐不住想要进攻的话,双方力量必然会发生变化,那可是很危险的。
而燕王,呵呵,就想着立下大功。要不是徐达看着,估计早已出关。如今自己回去,而大驸马过来,指不定就会坚定燕王的出战决心。
好戏,就快开锣了!到时候,自己在南京“静候佳音”!
想着这些,李善长便不再回头望,径直南下了!
李善长恐怕想不到的是,压根就没有人在意他的离开。所有将领,都在盯着大驸马所提及的那个信号塔。
集中力量办事,就有一个好处,很容易就做出想要做的事情。
张一凡的信号塔图纸一出来,朱棣第二天就叫张一凡过去演示实物了。
竖在平地上的信号塔,有点类似人的手臂,关节可活动,通过对两个手臂的摆动组成10种不同的方式来代表0到9的十个数字,做起来也简单。
张一凡一边指挥着让他们做出对应的手势,一边拿出他赶工出来的密码本,给站他身边的朱棣和徐达解释。说穿了,这种信号塔的传递方式,其实很容易理解。
就是先根据密码本,把想要说得话翻译成数字,再通过信号塔用不同的手势组合把消息传递出去。只要看到,那就能传递到。而有了望远镜的情况下,就能在更远的地方看到。
虽然说,之前张一凡所说,这种信号塔的传递消息,就像和人说话一样,还是有点夸张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相对烽火台那种,就真得是能说话的。
而汉字更是能做到言简意赅,相对西方的字母传递来说,就会更有效率。
徐达明白整个信号塔的运作方式之后,顿时大喜,当即决定,亲自出去挑选山头,看在什么地方部署信号塔,以此覆盖尽可能多的地区。
这个任务,确实需要有经验的将领来做这个事情,但是,不可否认,这也是辛苦的差事。但是,徐达不在意,只要做好了这个事情,蒙古鞑子要么别进关,如果进关的话,天气又不错的话,朝廷官军这边就能对他们了如指掌。
如果到了这种程度,还不能给入侵的敌人以沉重打击,那就真不如回去种田得了。
朱棣这边,则立刻在全军范围内挑选头脑灵活的将士,由张一凡这边进行培训怎么操作信号塔。
军中将士,绝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挑选出来的结果,发现大部分都是武备堂内进修的那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