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246 摧古拉朽(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246 摧古拉朽(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张一凡的来信中,把朱棣给他说得情况给徐达转述了一遍,然后也讲了他的计划。

  张一凡认为,当前之计,是大明吞并高丽的最好时候。只要徐达这边配合得当,就能为大明朝开疆拓土而不用花费多少力气。

  具体的措施,就是要徐达这边利用朱棣的消息,尽快消灭或者驱逐纳哈出的势力,然后挥师动向,进入高丽,配合朱棣在高丽推行粮田归公分配法。

  张一凡说,高丽国内的土地兼并非常严重,普通百姓犹如奴隶一般好无尊严可言。因此,粮田归公分配法能争取到高丽民心。如此一来,又有军队镇压,那些高丽目前既得利益者就翻不起什么风浪。

  徐达看完了张一凡的信之后,自然也给手下人转述他的建议,顿时引得大堂内所有将领,就差嗷嗷叫了。

  以前的开国元勋立下的功劳,多是从蒙元手中夺回属于中原的地域而已。当然,这种功劳也是很大的。但是,架不住所有开国将领所立下的功劳,都是这种功劳。相对来说,就不突出了。

  而如今,如果能吞并高丽,那和以前的那些功劳可是完全不同的。

  要是,高丽这一块土地,以前中原王朝,哪怕最鼎盛的几个朝代都是纳入统治,却费时费力,甚至还有因此而亡国,还不一定能成。

  而如今,按照大驸马所言,那是有一个天大的机遇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燕王殿下千里突袭高丽都城,把高丽整個朝廷都给端了。如果这个时候再里应外合之下,再用上大驸马的土地点子,那完全可以遇见,吞并高丽肯定会轻而易举的。

  因此,就算平时比较冷酷高傲,不怎么喜欢说话的蓝玉,都是跟着其他将领喊着,要求立刻出兵攻打蒙古人。

  “国公,末将愿领本部人马,灭了城外不愿归降的蒙古鞑子!”

  “国公,末将愿意领兵攻打纳哈出,不胜不归!”

  “国公,只要给末将三千骑军便可,末将愿立军令状!”

  “……”

  士气可用!徐达看着堂下的这些抢着请战的将领,心中点评一句。

  其实,说实话,眼前这一幕,和他领兵打仗,或者说和大明皇帝领兵打仗的风格,真得是区别太大了。

  徐达和朱元璋都是一样,讲究得是堂堂正正之战,积蓄己方最多力量,用绝对实力去碾压来保证最大可能性的胜利。而不是剑走偏锋,行诡行奇之道。

  比如说,如果按照徐达自己的打法,这辽东一战都不可能这么大,而是会继续积蓄兵力,至少能保证足够多的兵力之后,才会出关攻打纳哈出的。

  结果,碰上了燕王朱棣和大驸马张一凡之后,风格就完全变了。

  少于敌军几倍的兵力,就敢出战;甚至更敢搞千里突袭,用水师孤军深入,去攻打高丽的都城。

  一开始的时候,徐达对于这种有别于他的做法,都是深感忧虑的。可结果却证明,这种有别于他的打法,却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战果。

  为此,徐达好些天来,一直在总结不同战法的经验得失,最终,他还终于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

  所有这些不寻常的战法,最大的因素,都是来自于大驸马张一凡。也正是他,保证了战事的胜利。

  表面上,好像这几次战事,都是以少胜多,是冒险之举。但是实际上,徐达也想通了,在大驸马的帮助之下,其实朝廷官军这边,都是具备了绝对的实力,因此才有碾压敌军的战果。

  不要看表面兵力少于敌军,可军队的绝对战力,那是绝对要强于敌军的。就大驸马发明出来的信号塔,新式火枪,还有各种新式火炮,以及车营和鸳鸯阵的战法,那都是几倍提升战力的。

  兵力虽少,综合实力却远强于敌人,胜之又如何会意外?

  兵贵精,不贵多,就是这个道理了。

  只是,其他人做不到这一点,就只有大驸马才能把朝廷官军的战力,提升到敌人远远不及的程度!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