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唐国师> 第一百二十五章预算制(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二十五章预算制(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朕明白了!”

  李世民点点头,但又犹豫道:“可是,现在左藏库并不丰沛,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以后出了意外怎么办?”

  这段时日,朝廷一直在大力发展民生,花了不少钱,左藏库都差点见底了。

  查抄了长乐王府后,才好不容易补充了一点进来。

  如果一下子又拿走了大部分的钱财,万一遇到天灾人祸怎么办?到时候朝廷拿不出钱,是真的会要命的!

  “这确实是个问题。”李想点头道:“所以我觉得朝廷的财政制度得改!”

  “啊?”李世民微微一惊:“要怎么改?”

  “改成预算制。”李想答道。

  预算制,其实并不是后世才有,而是从西汉时期,就有类似的观点,也叫量入为出。

  但预算制真正发展成熟是在北宋时期,并且作为财政制度出现。

  北宋时,负责做预算的机构叫三司,最高官员叫三司使,别称计相。

  到明朝,取消了三司使后,这个职务划分到了户部,但真正掌管预算的却是内阁。

  清朝也有类似的机构,而且结合了西方传来的制度和理财之法,变得更接近于现代的预算制。

  “量入为出?”李世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词。

  “是这个意思,但要更加详细。”李想点头道:“预算制,不仅要知道国家每年的收入,还要合理安排好每年的支出,能够更好的规划国家的发展。”

  “比如通过统计去年的国家收入,预算今年的收入;再根据今年的计划,预算今年的支出。”

  “如果两者差距不大,就说明计划合理,财政健康。”

  “如果收入比支出多,就说明国家的投入不够,应该增加支出,用于各项发展。”

  “如果支出比收入多,就说明国家的投入太大,应该取消或者延后一些计划,避免出现意外,让国家动荡。”

  李想的话虽然说得简单,但李世民听得十分认真,每一句话都会认真思考,仔细咀嚼,反复琢磨。

  许久之后,他才从沉思中醒来,同时一声长叹:“先生的提议非常好!”

  “但这个预算制度涉及的部门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过来的。”

  “而且,朕仔细思考之后,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

  “计划。”李想吐出两个字。

  “对!”李世民猛地击掌道:“就是这个!按照先生的说法,朝廷必须要做好每一年的计划,清楚每一年需要做什么,如此才能有一个合理的支出预算。”

  “可是,每年一个计划太过麻烦,朝廷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五年。”李想微微一笑:“后世的国家计划,都是以五年为一期,也就是五年计划。”

  “预算也可以以五年为一期,用来辅佐五年计划。”

  “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立更长的五十年计划和百年计划!”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