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将昨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长孙氏早已听过一次,因此没什么表情,但李世民就不一样了……越听越皱眉!
听完之后,他看了一眼还在低声啜泣的儿子,指了指墙角。
“去那边,乖乖站好!”
“呜呜呜,父王……”
李承乾还想撒娇,结果看了一眼父亲的脸色,顿时把鼻涕泡都吸回去了。
“进去说。”
收拾了儿子,李世民拉着长孙氏的手,进了房间里。
随后屏退左右。
“观音婢,这事你怎么看?”
“二哥,承乾虽然有错,但他毕竟还小……”
“我当然知道他还小。”李世民苦笑道:“他今年七岁,这么做情有可原。如果他十七岁还是这样,就不止面壁思过这么简单了。”
“那二哥问的是……那句话?”
长孙氏不愧是对方的贤内助,立刻领悟了李世民的意思。
“对。”李世民点点头。
“有小聪明,无大聪明。”
他重复了一遍,随后又摇头吐槽:“大聪明不好听,总感觉是在骂人。”
其实小聪明,也是在骂人。
“此话,有一定道理。”
长孙氏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再加上从小跟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一起长大,论智慧并不比丈夫和哥哥差多少。
“哦,你也觉得有道理?”
李世民有些奇怪,这句话可不好听,用来形容别人倒是无所谓……但李承乾是他的嫡长子,现在是秦王世子,以后必定是太子,是下一任大唐的皇帝。
用这样的话来形容他,真的……好吗?
“当然。”长孙氏想了想道:“小聪明是天生的,说明承乾并不笨。但大聪明……呃,大智慧却需要后天培养,承乾现在没有,未来好好培养,必定会有。”
“这倒也是。”李世民点头同意。
小孩子嘛,能有小聪明就不错了。
大智慧,须得后天培养,哪有人生来就有大智慧的?如他这般,当年七八岁的时候,也还在玩着骑竹马打仗的游戏。
到十六岁那年,才崭露头角,出奇谋,解了隋炀帝的雁门之围。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李世民能想明白,但对于儿子的教育,却不能松懈。
“那你觉得那位李先生,如何?”
“先生姓李?”长孙氏有些惊讶:“可是陇西李氏?”
“非也!”
李世民不无遗憾地摇头:“陇西李氏可没那么容易站在我们这边,他们只会隔岸观火,谁赢就帮谁。”
“可惜了。”长孙氏十分遗憾。
她刚才还以为这位先生是陇西李氏,以为陇西李氏已经站到了秦王府这边……如此一来,大事可成!
哪知道是空欢喜一场。
“但他的来头,比陇西李氏更大。”李世民忽然神秘兮兮地说道。
“哦?”
“他是岭南人。”
“啊?岭南人。”
此时的岭南,还是一片烟瘴遍地,毒物横行之地,在大唐百姓的眼中,就像是后世的某些奇葩小国一样。
连知道的人都不多,更谈不上了解。
除了流放犯人,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用……
“岭南人竟能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长安,确实是位大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