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一日,中岳嵩山。一座河南道登封县境内东西绵延~~一百二十余里的山脉。
山道之上,三公子耶无害正在跨马而行。~~~~~~
他弥望着这崇峦迭宕的山脉和蜿蜒崎岖的山道,自然想起那名扬天下的“少林古寺”和“初祖达摩洞”。虽然这两处令人心向神往之地尚未出现在他眼前,但他深知,它们一定潜藏在这重山叠嶂之后,他一定会见到。因为,在他的心目里,这两处名胜之地,就好象这条“长山卧龙”的眼睛;又好似错综复杂、“迭宕家谱”之中的祖宗传络线,在跨越时空地流传着它悲哀、动人而又鲜为人知的故事。——
隋唐年间,著名武术家“神腿张”抗暴助义,遭王仁则陷杀,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昙宗救出。小虎为报父仇,拜昙宗为师,习武少林,并落发为沙弥,法号觉远。
一日,李世民被王仁则兵马围困,觉远等施计解救。王诬之通敌谋反,准备灭掉少林。众僧浴血奋战,昙宗战死。李世民率兵返回,王兵哗变,王仁则被觉远手刃。为继承昙宗遗志,觉远受戒为僧,兼负武林统领。唐大宗谕立僧兵,并立碑表彰众僧义勇。自此,少林习武风盛,名传四海。
“少林!少林!有多少美丽故事到处把你传扬。精湛的武艺,举世无双,少林寺美名辉煌。千年的古寺,神秘的地方,天下驰名,人人都向往。英雄的故事,不同寻常,惊天动地,万古流芳。少林!……少林!……”这首久盛不衰的唱词,的确是对少林寺的真实写照。正因为它背依嵩山“五乳峰”、面向少室山山林,才名之曰“少林”,实取“少室山林”之意。
而那少林初祖达摩静心面壁九年而亡的洞府,也就在这“少林寺”后方的“五乳峰”之上。从公元527年到536年,整整面壁九年(或云十年),成为佛教史上的美谈。达摩祖师在石洞里面壁九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况留下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后人把这块石头称之为“达摩面壁影石”,把天然石洞称之为“达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遗址尚存。
无独有偶,不仅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有达摩的事迹,而座落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乡其宗村阿黑罗山顶的达摩祖师洞,在很早以前就是香客络绎不绝的佛教圣地。维西县塔城乡其宗村是一个藏族聚居的村子,其环境可谓山青水秀,田园村舍倚山临江,掩映于各种果木的浓荫之中。村子东面约6公里处的高山,人称阿海洛山,因有达摩祖师洞,又称达摩山。此山树木葱郁,山顶有巨型岩崖,达摩祖师洞位于崖壁上。此洞本为天生岩洞,藏传佛教传入迪庆后,民间传说达摩祖师在此山洞中面壁十年而成佛,在洞壁上留下面壁影像、留下顿足成洼圣迹,此洞由此便得名达摩祖师洞。大约在清初,信仰佛教的人们沿崖壁叠木为基,依洞筑成禅房数间,达摩祖师洞就成为佛教徒们朝拜的圣地和修炼的场所。
清末,开始修建达摩祖师洞外的经堂和僧舍,其样式为沿悬崖叠木而成,据说修建过程历时三十年,足见其艰险之状和虔诚之心。这种在悬崖上建成的建筑,让人叹为观止。远远看去,仿佛悬挂于崖壁上的一种装饰,可谓巧夺天工。以达摩祖师洞及洞外经堂僧舍为中心,山下的来远寺和达摩寺恰好在其左右,形成三足鼎立、互为倚角之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