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人生流浪> 464、说甚龙争虎斗?(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464、说甚龙争虎斗?(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464、说甚龙争虎斗?

  “驾——”耶无害纵马驰骋在芒砀山南麓,一直奔向亳州境地。

  不觉之中,他已打马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柏树林,将芒砀山抛于马后。但是,他耶无害并没有想到,就在这芒砀山西麓这片松柏林,就在他刚刚经过的地方,却埋藏着一位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墓藏。这就是陈胜墓。而这陈胜,就是司马迁所作《史记·陈涉世家》里的陈涉,名列《史记》30世家之一。由此可见这陈胜陈大侠的威名已不同凡响,不然,一部巨著《史记》共是12本纪、30世家、8书、10表、70列传,他如何能载列太史公司马迁笔下的三十世家?然而,此时快马加鞭的耶无害已无暇再顾及这些历史的风碑,因为他还有无限渺茫的路程要追赶,更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前途在招唤,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更无从知晓他要奔向怎样的结局!他只知道——必须快马加鞭,马不停蹄,尽快返京!

  亳州北郊,依然是在亳州管辖区内,乃统归大梁国土。多年的战乱,已使这本应绿茵草地、深林幽幽的郊外变得荒芜一片、白骨可见。尤其是近几年之间,梁晋交战频繁,中原各地,无不烙下战火的印迹和飘浮着死难的游魂。所谓“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于今于此,可见一斑。

  就在去年公元907年八月丁巳日,大梁皇帝朱温以亳(bo)州刺史李思安代替康怀贞为潞州行营都统,罢免康都统为行营都虞侯。于是这亳州刺史李思安率领河北兵马西上,到潞州城下,便修筑重城一周,对内可御防突围,对外可抵拒援兵,名之曰“夹寨”。梁帝调拨山东民粮用以充军,晋周德威则每日派轻装骑兵包抄。而李思安则在东南山口筑甬道,通向“夹寨”。于是周德威与众将接连攻击,排墙填堑,一昼夜间发生数十起,梁兵狼狈逃窜。即使“夹寨”中有放牧者出来,周德威也将之擒获,于是梁兵坚壁不出。

  时至今日,半年已过,这代职潞州行营都统的亳州刺史李思安依旧一筹莫展,几尽“弹尽粮绝”,但又无法撤兵。所以,至此,这亳州一带的兵马尚在前沿阵地,是近乎无兵把守的空城一座。由此可见,梁帝朱温只顾派军发往前线作战,其实其内部军事实力以及国库粮草已在亏虚。如若这样持续下来,大梁则会“民将不民,国将不国”,它又能坚持多久呢?

  同样的道理,长安天子处在这梁晋交战、诸王逐鹿中原以及外敌虎视眈眈的境地,他想“长久偏安”一方,谈何容易?所谓“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之风云”,不论叫他“长安王”、“长安天子”还是“混世魔王”也好,他的皇帝宝座又能安坐多久呢?

  此刻,耶无害纵马涡河北岸,来到这亳州城弟的凤头村。面前,他只望见高大的荒丘一座,四周古树瘦骨磷(嶙)峋;一座古刹倚在近旁,破烂不堪,但残缺的字迹依然可辨,上书“汤王庙”。刹时,耶无害立刻意识到,这若大的荒丘正是汤王墓,传说是商朝第一位皇帝成汤的衣冠冢。由此,耶无害又联想到了这亳州城内的“华佗庵”,据说这东汉末的名医华佗就是此地人。这华佗精通医道,医术高明,不愿做官。后来被曹操杀害于许昌。因华佗常去徐州行医,故在徐州还有后人为他建造的衣冠冢。无独有偶,在这亳州城南郊,更有曹家孤堆墓坟。顺着这亳州城外涡河的东南流向,在涡阳县城东南15公里之处的湖水之中,也有一座高如土山的墓冢浮于水面。这座墓丘,正是誉称陶朱公的范蠡之墓。联想到这位源自楚国的越国大夫,他助越王勾践灭吴,功成身退,偕西施游齐、鲁之间,经商致富,号陶朱公,死于定陶(在今山东省济阳,在济南东北;而今日的山东省定陶县却在菏泽市之南。这两地相距几百里,没想古今地名的变迁如此之大!不便于古今地理的相应理解与研究!)据传说其墓地在鄂、鲁、皖有六处之多。但这又有何用?“古今将相在何方?”还不是“荒冢一堆草没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