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秦虎> 第122章 始皇帝从暴君变为明察秋毫的明君了!(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22章 始皇帝从暴君变为明察秋毫的明君了!(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有句话叫作,贪多嚼不烂!

  方天画戟的技法多样性,便让赵子虎有此种感觉,偏偏他又想贪多,就是想将之一口嚼碎。

  而这等求而不得的感觉,却是激发了他潜藏的工科狗本性。

  技术难关是怎么攻克的?

  一步一个脚印攻克的!

  攻克一个技术难题,再继续下一个,一步一步往前走。

  若走进岔路,那便回头复盘,找到岔路节点,调整方向继续!

  解构方天画戟的各种使用特性。

  首先是刺杀,也就是击矛技法,赵子虎在这方面,已经能和赵佗斗个五局三胜,无需再练了。

  刺杀之后,则是两侧月牙戟刃的劈砍用法。

  赵子虎将之当做一把长柄斧去练,在禁军中找了善使长柄斧的师傅,每日专心练习长斧技法,并尝试用长斧技法,去与常规兵刃对练。

  长斧技法练成之后,便是卜字戟的技法。

  或者说,长柄戈的钩割啄击技法。

  这其实与长柄斧技法有共通之处,因为长柄斧也能钩挂,至于啄击其实就是劈砍。

  如此,赵子虎练得更快,两日即成。

  最后就是镋的技法了,或者说三叉戟的技法。

  方天画戟的戟刺,以及两个月牙尖,组合起来看的话,其实就是凤翅镏金镋的形状,或者说三叉戟的形状。

  镗钯在华夏古代战争史中,有着亮眼的表现。

  评价描述为,上有利刃,刃下横两股,向上弯,可刺击,也可防御,兼矛盾两用。

  戚爷爷鸳鸯阵中的镗钯手,就是一种攻守兼备的兵种。

  鸳鸯阵对敌时,如果倭寇突破狼铣封锁,或从两翼后侧袭击,攻近鸳鸯阵前,镗钯手就派上了用场。

  他们会主动出击,用三叉镗钯架住倭寇的兵刃,给身边的矛手和刀盾手,创造绝佳攻击时机。

  技法娴熟的镗钯手,可以在架住倭寇兵刃后,顺势将敌刃绞落甩掉。

  或更直接,在架住敌刃的同时,完成迅猛突刺,一击毙敌。

  兼具矛盾两用,是它最真实的写照!

  赵子虎练习镗钯攻守技法,尤其的上心,足足练习了七八日,练成百分百招架击来之刃,才算是作罢。

  如此,赵子虎便把方天画戟的各种使用技法,都一一掌握纯熟了,剩下则是整合到一起。

  也就是所谓的融会贯通!

  就像综合格斗家,拳法、腿法、膝肘、摔跤、锁技……都练习一遍了,总要能切换自如才行。

  赵子虎这一整合,又整合的忘了时日。

  在此期间,铁鹰锐士的行探坐探,不停传回查出奸恶叛逆的公文,又经由赵子虎之手,转给御史复查,最终结果上呈给嬴政。

  在此期间,两拨儒士的礼法之争仍在继续,奔波儿霸和霸波儿奔记录的竹简,已经不是卷起来粗不粗的问题了,而是装了一车。

  在此期间,被赵高禁足的小貂蝉,总能三天两头被赵子虎偷偷营救出来,一起在赶路途中骑猎玩耍。

  不知不觉间,御驾已然进入琅琊郡的地界,到东海之滨了!

  铛——

  哗啦——

  又一日清晨,毡帐空地前,赵子虎用方天画戟架住胖青儿连鞘长剑,顺势将之绞甩出去。

  胖青儿失了兵器,顿时惊叫一声,抱着脑袋逃窜。

  她身旁的赵佗,则在一名剑盾手的掩护下,趁此时机持矛突进,无头矛杆往赵子虎胸甲上猛戳。

  赵子虎脚下猛退,手中方天画戟也在拨打赵佗刺来的矛杆。

  赵佗的矛杆被磕偏,但掩护他的剑盾扈从,却又顺势顶盾猛冲,欺负赵子虎丈八长杆不灵活,想要以近身格杀取胜。

  赵子虎脚下猛退不停,手上迅速收回方天画戟的戟杆,从远持变为近持,戟刃后尖勾住那扈从手中的盾牌,将之勾开露出掩藏其后的扈从。

  那剑盾扈从吓一跳,忙是停住前冲势头,重新将盾牌拿稳遮住身形。

  咚——

  赵子虎的刺击几乎同时而至,刺在盾牌上。

  所幸,这只是比试,他并未用全力,蒙了犀牛皮的复合盾也结实,没有被戟头刺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