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38章 数据治税(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38章 数据治税(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在苏泽看来,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文官集团,勋贵集团的说法。

  也许所有的阶层是有自己的利益倾向,但是落在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又有他自己的个人利益。

  比如大明朝的这几位勋贵,临淮侯李庭竹这样的只能算是蠢,作为大明战神李景隆的后代,这位南直隶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在军事指挥上不能说毫无建树吧,只能说不给南京兵部尚书杨博添乱就不错了。

  临淮侯只能算是蠢,那现任的这位魏国公就是坏了。

  现任这位魏国公徐鹏举,找到南京兵部张口就要五万两银子,说是要募兵抗倭。

  南京兵部当然知道这位爷是什么德行,徐鹏举号称是徐剥皮,真给他五万两银子,他连一分钱都不会发给士兵。

  这位爷被拒绝了之后,又找到南京兵部,要求杨博立刻派兵保卫他们徐家在沙岛上的祖产。

  杨博自然又是严词拒绝了这位爷,也不看看现在镇江战事到了什么地步,他徐家当时一战不打就逃回了南京城,现在怎么有脸让朝廷给他出兵夺回祖产的。

  这两位又蠢又坏,可平日里也尿不到一个壶里,这段日子更是互相攻击,争权夺利。

  大明的勋贵们已经如此堕落不堪,文官的战斗力其实也不怎么样。

  如果说大明的文官真的能够拧成一股劲儿去对抗皇帝,那大明皇权早就已经限制死了。

  当今这位道君皇帝虽然怠政,但他正是通过搅合大臣们的利益,利用大臣之间互相不信任,从而控制住了朝局。

  可就算是有了所谓的严党和清流党,两党内部的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如今占据朝堂的严党,内部又有各种小派系,而这些派系的诉求也许是南辕北辙的。

  党内无党,帝王思想,派内无派,千奇百怪。

  随着严嵩的日益衰老,更多的严党分子围绕在严世蕃身边,又在严党内部形成了一个小阁老派。

  严世蕃如今是工部尚书,他只是国子监门荫的监生出身,在没有参加科举的情况下,能成为六部首官,这在重视学历的大明朝中后期,简直是打破了职场天花板的奇迹了。

  严世蕃因为没有翰林官的身份,没能进入内阁,但是他的工部尚书也位高权重了。

  工部是六部之中职权最广的一部,严世蕃除了要帮助皇帝修建宫观之外,工部还管理战舰修造,漕运船只的调配,管理全国河道水利工程,以及各地的官办铁矿、工坊。

  而工部除了这些管理职能之外,工部也有收税的权利,这就是工部的“节慎库”。

  严家父子能够长期执掌朝廷大政,最主要的原因也不是严嵩严世蕃的青词写的好,而是父子二人都善于给皇帝理财。

  严世蕃能够执掌工部,也不是因为他土木学的好,而是因为他善于搜刮钱财。

  嘉靖三十六年,皇帝下令将“罪官罚银”和“开中法的盐引收入”的四成分给工部,在严世蕃的阿谀奉承之下,节慎库几乎成为皇帝另外一个内库,皇帝的大笔开支都从节慎库中走,而严世蕃又不像是户部那样有各种怨言,而是积极的帮助皇帝搞钱。

  严世蕃向皇帝建议,在江南派发更多的盐引,募集钱粮在东南抗倭。

  皇帝准奏,命令南北直隶的盐场售卖盐引,这笔钱由南京那边自筹,用来补充抗倭备边银两的不足。

  说白了,就是京师的兵部和户部已经拿不出钱了,就让南京这边把盐引拿出来卖一卖,自筹一些抗倭的经费。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上级负责给政策支持,经费问题由下级单位自筹解决。

  严世蕃立刻让自己的亲信,带着政策和大额的盐引前往南直隶。

  六月份,请了两年病假的张居正返回了京师了,他重新回到翰林院供职。

  就在张居正返回京师的这一天,六月份对于朝廷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好消息。

  南京大营的兵马守住了镇江,但是因为长江水师的船只几乎被烧毁殆尽,镇江的兵马只能看着对面的扬州望洋兴叹,无法渡江到江北作战。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