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不负娇宠> 第098章 烂桃花(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98章 烂桃花(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名士,字面上的解释便是有名的才学之士。

  所以想要成为名士:第一,你得有才;第二,你要出名。

  唐宓摇着笔杆子,在澄心纸上写下这两点,接着她又在“有才”这一项后面划了个勾。

  开玩笑,李克己的首席大弟子会是个没有才学的大草包?

  李寿天赋极高,又有李先生的悉心教导,在京城,论才学,他在同辈人中排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接着唐宓又将目光落到“有名”这个选项上。

  唔,李寿被誉为“京城四大才子”,按理说名气也是足够的。

  但这是与别人共同的称号,远不能突出李寿。

  按照唐宓的想法,什么四大才子,一枝独秀才是王道。

  二九兄的名望值还不够啊,必须再刷一刷。

  唐宓郑重的跟李寿说:“二九兄啊,你的名气还不够响亮。咱们必须做到,以后但凡提起你李寿,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名士李寿,而不是什么四大才子。”

  而且唐宓觉得,所谓的“四大才子”的水分太大。

  这年头,只要长得好一些,出身世家,又有些才识,便会被人冠以XX才子的名头。

  事实上,这些“才子”们有真才实学的又有几个?

  还不是坊间为了噱头而故意弄出来的花样儿?

  李寿眼里带着笑意,纵容的看着唐宓给他出主意。

  每每唐宓说出什么意见时,他还十分狗腿的点头附和,并作出一副“这你都想得出来”、“你真是太聪明了”之类的表情。

  弄得唐宓信心爆棚,愈发来劲儿的给李寿出谋划策。

  况且唐宓出的建议也没错,名士,名士,不出名,又如何称得上名士?

  唐宓歪着小脑袋,笔杆轻轻敲着脸颊,“怎么样才能扩大知名度哩——”

  出名?

  放在后世,小学生都会告诉你,想要出名还不简单?

  炒作啊!

  没错,就是找话题、弄噱头,炒作自己!

  而古人,并不似现代人想得那般含蓄、谦逊,亦懂得炒作。

  举个例子——

  唐代那位写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便是位炒作大师。

  最初他去京城的时候,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去京城,也是为了求得某位高官或是名士的赏识,继而举荐他入朝。

  按照当时最流行的做法,读书人想要得到举荐,必须拿着自己写的文章去给那些高官显贵看,这便是所谓的“行卷”。

  但每年来京城谋前程的读书人何其多?

  高官显贵们每天收到的行卷又有多少?

  陈子昂行卷并不成功,随后他便想了个办法,花天价买了一把琴,然后在京中有名的酒楼弹唱,引来大批人围观。

  弹唱完,陈子昂便当众将这把贵得离谱的琴摔了。

  众人哗然,引来更多人围观。

  陈子昂见气氛炒得差不多了,便发出怀才不遇的感慨,然后将自己写的文章分发给众人。

  短短时间内,陈子昂便名扬京师。

  李寿想要出名,却不必像陈子昂这般麻烦。

  他有个最大的优势。

  唐宓想到这一点,唇角勾起一抹坏笑,“二九兄,干脆你直接宣布跟先生的关系得了!”

  名士李克己的首席大弟子,说出去就能引爆京城的文化圈。

  唐宓说这话,只是一句玩笑。

  她知道,李寿有着自己的骄傲,不会借用先生的名号来刷声望值。

  让她没想到的是,李寿居然点了下头,颇为认真的说道:“是个好办法!”

  唐宓的小嘴儿张成了个菱形,“啊?你、你——”居然真想借先生的名号打出自己的名声?

  这,这不符合李寿的性格啊。

  李寿笑了,揉了揉唐宓的小鬏鬏,“因为这是事实啊,我确实是先生的学生。过去不公布,只是碍于我年幼,阿舅和先生怕李家过多的干涉我,可能会导致我心性受影响,这才隐瞒下来。”

  李寿因为父母和离,父族抛弃的往事,小小的人儿便变得敏感、多思,更逼得他早慧起来。

  圣人和李克己非常心疼。

  倘或他是李氏门徒的消息传出去后,李家势必会有所反应,兴许还会做出一些让李寿更加难堪、更加伤心的举动。

  李寿年纪小,万一受不住这些刺激,再来个心理扭曲、性情大变啥的,一不小心变成个“小变态”,圣人和李克己后悔都没地儿买药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