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的仵作赶忙上前,挨个查看了一番。
令他心惊的是,尸体中,还有一小部分是脖子被割破,这、这分明是重伤后又刻意补刀。
嘶~~这种做派,非常像战场上处理重伤人员的做法啊。
难道是平阳长公主的手笔?
仵作心乱如麻,将全部的尸体检查完毕,便回到京兆府尹身边,低声回禀着。
京兆府姓冯名裕,是圣人登基后提拔上来的心腹,曾经是东宫属官,今年刚过四十岁,是圣人重点培养的青壮派。
他身量不高,面庞瘦削,一双浓眉斜插入鬓,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个精明强干的人。
听完仵作的汇报,冯裕没有说话,而是抬步往大殿走去。
大殿里,平阳长公主留下的人手正在跟王怀瑾闲聊。
王怀瑾是个文人,但昨夜手提大锤的形象实在太凶残了,连那些身经百战的娘子军见了,也忍不住咋舌:啧啧,真不愧是将门虎子啊。看这王玉郎一副弱鸡的样儿,杀起人来,竟是丝毫都不手软。
武人最是耿直,也最崇尚强者。
王怀瑾昨夜的表现,着实让娘子军惊艳不已。
领队的那位姓武,家中排行老三,人称武三郎。
武三按辈分、资历,跟王鼐差不多,是平阳长公主的家将,娘子军的绝对元老。
他端着一大海碗的汤饼,一边吸溜,一边跟王怀瑾说:“你小子不错,比你阿爹,哦不,是你阿叔强多了。”
王鼎尊崇读书人,自己也标榜儒将,只可惜,军中的老伙计并不捧场,当面都敢笑他“老酸腐”、“臭书呆”。
武三最是瞧不上王鼎的做派,连带着对王怀瑾也有些偏见:好好的将门子弟,作甚学那些世家子?整日里摇头晃脑、咬文爵字的有甚意思?
但昨夜王怀瑾的狠戾,让武三对他大为改观。
又经过大半夜的闲聊,武三说什么,王怀瑾都能搭上话茬,而且还能延伸话题,将一些书面上的道理通俗的讲出来,让武三愈发欢喜。
兴奋时,武三连连直拍大腿:“好啊,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嘛。不像那些酸腐,明明一句话能说明白的道理,他非要东拉西扯说上一大堆,老汉的头都要被他们绕晕了,话却一个字都没听懂。还是你小子明白!”
对于武三毫不掩饰的夸奖,王怀瑾也没有一味的谦虚,适时的表现一下年轻人的张扬、骄傲,殊不知,这更对了武三的胃口。
等到了清晨,武三已经能捉着王怀瑾的胳膊,一口一个“贤侄”的叫着了。
唐元贞没有搀和男人间的攀交情,而是默默的在一旁伺候。
端茶倒水,准备点心、水果,只把一群娘子军吃得嗷嗷叫。
武三更是对王怀瑾挤眉弄眼,“嘿,你小子福气不小啊,娶了个世家女不说,还把婆娘调教得这般懂事。”
王怀瑾无语,心说话:老叔,您身为长辈,这般调笑晚辈,是不是有些不妥?
不过,经过大半夜的相处,王怀瑾算是明白了武三的性格,对他的某些“心直口快”也不放在心上。
王怀瑾越是这般,武三越是瞧他顺眼。
早晨的时候,武三已经能很不客气的跟唐元贞点餐了:“侄媳妇,弄些热热的汤饼吧。哦,对了若是有大块的牛羊肉,不妨也煮上一些。”
唐元贞笑语盈盈的答应一声,转身就去吩咐厨娘。
没用多久,大殿里便冒出了浓浓的羊汤味儿。
雪白雪白的汤饼,嫩嫩的青菜,还有大块大块的羊肉,盛了满满一大海碗。
丫鬟们将海碗送到武三、王怀瑾以及娘子军手里。
武三也不客气,拿着筷子在袖子上擦了擦,他也不怕烫,直接大口朵颐起来。
一边吃,他还一边说:“不错,汤头香浓,汤饼够劲儿,唔唔,还有这羊肉,竟一点儿腥膻都没有。”
王怀瑾也捧着海碗,不过他吃得很优雅。
同样是“斯文”的吃相,武三却看王怀瑾十分顺眼,脱口说了句:“你小子不错,比你阿爹,哦不,是你阿叔强多了。”
王怀瑾满心无奈,得,连武三都知道他是王鼎的儿子,偏偏阿婆和伯父还以为瞒过了伯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