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寒门辅臣> 第一千七十三章 朝向金陵的商队(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七十三章 朝向金陵的商队(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一千学子真的很多吗?

  后世小学的学生普遍都过千,有些甚至接近两千,搁大明没道理弄不出来,只要解决好食宿问题,其他都好说。

  而食宿问题归根到底是钱的问题,受益于老郭家雄厚的家底贡献,县衙短时期内不缺钱,拿出个三千贯打造句容初等学院,支撑学院运作,并不算难事。

  何况句容织造大院、裁缝大院积累了超千人管理的经验,嗅觉灵敏的商人又带来了丰富货物,粮食不缺,肉和蔬菜虽然数量少了一些,样式不多,但谈不上短缺,饿不着孩子,何况来年句容百姓家也会增加养殖、蔬菜种植。

  顾正臣看着一脸担忧,接连反对的刘桂、孙统,笑道:“一千学生,一个月耗费粮食折四百石,以句容粮价来算,只需要二百贯左右,一年两千四百贯钱。加上其他耗费,一年下来不会超出三千五百贯钱。”

  “没错,这是一笔巨款。但这笔钱并非完全由县衙出,句容大户、富户,也会捐资部分。孩子入学院读书,自不能完全免费,最起码的孩子饭食,父母总还是要给个一半以上。另外,佛门、道观,那里也可以讨要一点过来……”

  刘桂看着自信的顾正臣,感情他早就打定主意找人化缘了。

  若家长愿意出孩子的口粮,这倒可以节省一笔巨大开支。大户、大族历来有帮助地方教化的习俗,每年走一圈,要个五百贯以上不成问题。

  至于佛门、道观,不好说,不过县尊与佛门关系不错,每年从佛祖那里讨点香火钱,想来佛祖不会吝啬,三清那里就不好说了,县尊刚拆了他们在清真观里的金身……

  不过林林总总算下来,学院每年的成本还是可以承受,县衙少征一次大规模的徭役,钱就省出来了。

  刘桂在顾正臣说完,问道:“县尊想办大学院,招募千名学子,或是可行。然有一个问题,千名学子,谁来教导?我与孙训导拼了命,怕也教导不过来千名学子。”

  顾正臣微微点了点头,走了两步,沉声说:“民间有博学者,请来。句容不够,那就去金陵招募,先生不能短缺,至少需要五十名。另外,先生的招募不应拘泥于四书五经的儒士,还可以请来精通筹算、兵法、匠作、绘画、射箭等学问的先生。”

  “呃,这……”

  刘桂有些不安。

  顾正臣抛出了条件:“先生教书,一个月两贯钱,口粮另算。”

  刘桂、孙统激动起来。

  当县学宫教谕、训导,每个月才领多少粮食,养家糊口都难,若不是生员偶尔送点猪肉、粮食当“束修”,怕是早饿死了。

  若县衙愿意给一个月两贯钱,那说什么都得干。

  “我倒认识一些故人,就是不知能否说动,罢了,写几封信试试吧。”

  刘桂笑了起来。

  孙统仰着头,思考自己应该拉谁过来帮忙合适。

  顾正臣看着县学宫,吩咐道:“句容学院,就建在这县学宫吧,向外扩建,多建房屋、课堂。至于县学宫,便迁至郭家的一个小院里慢慢重造吧,朝廷再开科举,恐怕要等个十多年,一时半会留着县学宫也没用处。”

  刘桂有些错愕,连忙问:“县尊的意思是,未来朝廷还可能重开科举?”

  顾正臣笑道:“科举取士已深入人心,朝廷此时停罢,可不意味着一直停罢下去。随着文教推行,读书人增多,朝廷重开科举是必然之事。咱们句容学院此时开设,十几年后,说不得能出几个举人、进士,你们可要多用心才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