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吸。”
他取出一缕炼化过后的诡异之气,递给陈宁。
陈宁的双目之中都是泪水,她后悔到了极点,整个人都已经痛苦得麻木了,或许,当初她根本不应该去南腐岛,不应该!
……
中途向云天来找过李安一次,真的给李安带来了仙道机缘,李安没有拒绝,收下了。
并且询问了他成仙大典的事情。
“有这么一回事,不过还远着呢,诸位仙人的想法是,主动引来南海仙风,让我们这一代在诡异中成仙,如此淬炼可以对抗诡异的仙道,但光是引动仙风这一点,就千难万难,其次,中生代中许多人还没有成功触摸到仙机,还需要等!”
向云天很高兴:“老顾醒了,等他恢复一段时间,我们就来看你。”
……
一眨眼,七百年过去!
七百年时光,对于底层修者来说极为漫长,足以走完一生,而对于合道者来说,可能仅仅是一次闭关而已。
“合道中期--”
李安内视着丹田内的变化,十分满意。
这七百年,是他修行岁月中最平静的岁月了。
外界风起云涌,天骄争雄,黄金大世仍然在持续,成仙之闻屡见不鲜,但他只需要平静地度过每一天,等待命种从岁月之中吸收道力。
如今命种周围,大道之力灿若烟霞,已经数不清有多少缕,看上去就像是一层云海。
实际上,任何一个外人看来,李安堪称真正的废柴。
七百年,在黄金大世,足以让一个从零开始的天才成长到合道乃至更高层次,但他却只是在合道境界往前走了一小步……
这主要是,从第一场大变故到现在,李安从未吸收过一点儿仙道物质!
因为有紫仙子的告诫,李安对那些东西敬而远之。
按部就班。
这需要极大的定力,昔年的朋友,都已经触及仙道,称宗做祖,甚至他们的后人,弟子都在超越自己,谁能不慌?
李安能!
越是举世癫狂之时,越是要保持战略定力。
“我的灵魂彻底补全了!”
让李安更为高兴的是这个!
他的一道灵魂,掌握在易夫人手中,就像是他的小命被捏在对方手里,让李安着实寝食难安。
如今灵魂补全,意味着李安有了充分的选择权。
要一走了之,还是回去算计杀掉易夫人,都能把握主动!
他也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实际上,李安犹豫已经数百年了。
这很像是一场赌博!
赌赢了,成功计杀易夫人,那他得到的东西将会无比丰厚,易夫人的陪葬品,诡异道痕等……他以后在诡异之路上,就会走得轻松很多。
赌输了,他的一切可能就都完了。
李安是一个厌恶风险的人。
实际上他是有一定胜算的,毕竟,血肉重构之法,到时候易夫人的确会很虚弱。
而李安已经准备好了一道天雷!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李安有七、八成左右把握。
还是太低了!
“乱世将至,天地大变间什么都可能发生,能提前把握一些优势,必须要抓住,否则以后或许会更难……”
李安沉思良久,还是决定……赌一次!
当然,他并非就这样无脑冲,按照他的预计,还需要准备很多事情!
第一,天雷!至少等到突破大乘期以后,利用突破大乘之时,再积攒几道天雷,越多越好!
第二,给她准备的血肉,需用命种之力炼化过,现在李安的命种越发强大,他已经尝试过,对诡异之气克制之效极好。
第三是各种针对神魂的法宝、符箓、阵法等,必须大量积累。
第四是替死符和仙遁符,都是仙人才能制作的东西,前者可以替人一死,而后者可以让修者乘仙光逃离——这两样东西李安自己无法拿到,但找向云天应该没问题,毕竟乔如穆已经成仙了。
准备的底牌越多,胜算就越大!
……
“七阶符箓、阵法、丹药,基本上也都掌握了……”
不只是修炼,在修仙技艺方面,他同样继续在努力,制作了大量,都装进仙棺中。
“启禀长老,宗门那边传讯,新一批试炼的弟子即将到来,这一次来的,还有一位太上,需要您一起迎接。”
出关之后,一个弟子禀报。
太上到来?李安点点头。
三个月后,新一批弟子到来,李安和另外两个长老楚林、赵元率队迎接。
楚林、赵元分别来自太元峰、天火峰,是轮换来驻守的长老。
“这一批弟子的来头都很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各大峰主的子嗣,天资卓绝!”
楚林眼中颇为热切。
不久,一艘巨大的飞船缓缓降临--
在飞船之上,许多年轻男女张望着,他们天资卓绝,其中更有几位,格外突出。
“雷斌,天雷峰峰主雷元的儿子,炼虚巅峰,马上合道了!”
“焚道,天火峰峰主的次子,据说融合了一道三昧真火,这次来,也是为了冲击合道。”
“厉念雪,妖祖峰峰主谭清雪和镇邪峰峰主厉云霄的女儿,天资卓绝,虽然才化神,但是她最年轻,才一百多岁,前途无量!”
……
楚林和赵元热议着,李安也有些唏嘘,昔年故人,都开枝散叶了。
前段时间,向云天还给他说过,安黎那个小后生,似乎都有对象了,准备结成道侣来着。
船上众人已下船来。
“三位道友,这些年轻人,就交给你们了--”
负责送他们过来的长老张源行了一礼,然后给这群年轻人,介绍了一下李楚林三人,其中着重介绍了李安:
“这位李长老,乃是开创这方试炼地的功臣,他长驻此地,对此地最为了解,你们有什么意外,都可以问他!”
顿时很多人的目光都落在李安身上。
“他就是当年以一己之力,抗衡几十位峰主,护佑向云天和顾惭夜两位高手突破合道的李安?”
“曾经的大道天才,后来泯然众人矣……”
不少年轻的目光落在李安身上。
尤其是雷斌、焚道等,显然或多或少都曾听过一些李安的事迹,因为父辈在李安手里吃过亏,所以印象深刻。
但他们的眼中,多数都带着一些冷讽之意。
“昔年与我父争锋又如何,如今他连我父的背影都看不见!”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