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84章 迎送一宵中(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84章 迎送一宵中(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若陛下念之,不妨以庆大胜之名,拨财宽法与民生息而同庆。”

  这倒是个好方法,而且几乎说到李世民心坎儿里去了。

  于是心中也禁不住赞叹,若论千年间贤良皇后,观音婢定然也榜上有名也。

  杜如晦则是与身边人笑叹道:

  “这李白,果真乃盛唐诗词之仙也,名副其实!”

  看诗词注解便知,刚才所诵之半皆出自这李白,用字遣词既豪放不羁又清新俊逸,果真乃诗中谪仙,不得不服。

  只是可惜这般谪仙竟遇上安史之乱……杜如晦现在是真心实意的为这诗仙感到可惜了。

  房玄龄捏着胡子微笑:

  “也是赖克明呕心沥血,方能使此谪仙临唐也。”

  杜如晦笑笑,对这个说法不置可否。

  毕竟若是无孙思邈,他去岁就要病亡了,能给这盛世添几块砖瓦?

  民间皆赞他善断,但若无玄龄智谋百出,哪有他从容断策之功?

  不过这个老友向来谦逊倒也没必要互相再往来客套,于是也叹道:

  “如此看来,文理两道,后世皆重也。”

  依靠着从后世得知的“公理”“物理”之说,如今几位朝臣也暂且将学识分为文理两道。

  文重策对诗词,考才干验文采;

  理重算学工造,试算术证机巧。

  而有了区分之后便是要对国子监的分科重新梳理,自然而然的,文理哪个更好一点也就成了几个人之间的争论。

  如今看来并不分彼此,毕竟若是没了这些词赋,恐怕后世回忆起他们这群“古人”也不会有如此雅态了。

  这些想法也就在脑海里过了一下,房玄龄听到杜如晦失望轻叹:

  “这就没了……”

  抬头再看,克明说的不假,光幕上诵诗词的声音渐歇,那幅盛景也逐渐远去,于是他情不自禁轻轻叹息了一声。

  没想到的是,轻轻的叹息落在甘露殿中声响相当巨大,引得房玄龄赶忙左右看了一下,然后才发觉并不是自己的问题。

  就如他的想法一样,眼看着华城远去,不仅仅是他,魏征、尉迟恭、阎立德甚至是陛下和皇后也都难掩失望,齐齐叹息,并一起被吓了一跳左右张望。

  这样的情况也令众人情不自禁一起大笑,如风一样将这份遗憾清扫了出去,只留下满意和欢快。

  ……

  “是不是该轮到汴梁……哦不,轮到开封除夕景了?”

  赵光义兴致勃勃。

  此前他已经听兄长说起过,汴梁后世称开封,而他此时作为开封府尹,对这个名字也算是有一点别样的情绪。

  只不过让赵光义失望的,接下来呈现的景色虽有开封,但并不显眼。

  或者说,接下来呈现的是一幅完整的华夏除夕景,而汴梁只是其中的一幅。

  接下来的时间里光幕的视角就仿佛一位真的谪仙一般。

  【洛阳城】复原出来的【明堂天堂】灯火璀璨,人潮纷至沓来的【应天门】灯火通宵。

  视角再次拉升一直向东,沿着地面上细细的玉带轻掠数百里,映入眼帘的城池占地颇广,张灯结彩也似华城。

  “这后世开封繁华之色不输长安……”赵光义兴致勃勃的点评。

  结果没想到光幕轻巧略过这座巨大城池的上空,看也不看朝着东南方向一个虽灯火辉煌,但占地面积一眼就能看出来小了不止三四筹的城池投了过去。

  而此时光幕上也投出了这个城市的名字:【开封】。

  赵光义的话语顿时卡壳,随即第一反应便是不服:

  “这辅州怎竟繁华过汴京……”

  赵匡胤抬了抬眼,语气淡淡道:

  “德不如险,且宋亡千年何须尊京?且那南宋……”

  说到此赵匡胤笑容怪异了点,但或许心里也不好受,直接住口,重新看向光幕认真看着点评道:

  “以千万灯火嘉除夕,甚是瑰丽也。”

  赵匡胤的这个评价让赵普很是赞同。

  光幕上的【清明上河园】堪称是千辉铸园万灯结彩,河流都染上了五光十色的瑰丽之景。

  没有成都那般神奇出彩,也没长安那般声势浩大,这个园子要安静许多,百姓们呼朋引伴穿梭其中,偶尔驻足赏灯,或者与那彩灯站在一起,用手中的一个小方盒子对照两下便走开,或许是什么新的驱疬习俗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