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领主,开局继承先秦遗产> 第135章 功勋兑换(二合一)(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35章 功勋兑换(二合一)(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牛洋陪着箫靖,沉吟片刻,试探着说道。

  “此外,据咱们安插的探子传来的消息来看,大漠那边似乎发生了动乱…塔姆部族似乎快要撑不住……”

  塔姆部族数个月前便与另一异族部落‘呼延部族’争夺‘天赐之地’,原本塔姆部族的实力是弱于呼延部族,也就是在箫靖的物资供应下才勉强支撑下来,不过,前不久呼延部族似乎拉拢到一位盟友,实力大增,夹击塔姆部族,大胜!

  闻言,箫靖脚步一顿,听到这个耳熟的名字,他有些恍惚,但恍惚过后,他眼前一亮,敏锐的察觉到这似乎是一個机会……

  对于大漠的土地,他一直都垂涎欲滴。

  有着‘始皇御四方’特性的他觉得自己有那个实力‘开疆拓土’!

  “塔姆部族撑不住了?!这倒是个好机会!”箫靖继续道,

  “你暗示那些商人,可以让他们暗示那塔姆部族,在撑不住之时可以向我们求援……”箫靖斟酌道。

  善无城中来往大漠的商人很多,很多百姓在见到第一批来往两地的商人发了财后,自愿成为商人。

  而这些商人,天然便是最佳的情报探子,也是箫靖虽没向大漠派遣探子,却知道很多大漠中消息的原因所在。

  只不过,商人局限性很大,可以来往一些与大汉接壤的异族部落,但是大漠深处的那些大部族却是不行…他们太过排外!

  “属下明白!”牛洋重重点了点头。

  紧接着,他仿佛想到了什么,请示道:“主公,要不要加强对大漠那边的渗透?”

  箫靖微微点头,算是赞同了牛洋的提议。

  回到善无县府衙门,箫靖开始处理政务。

  这么多天的出征,无论是善无、大刘、还是荒山镇都堆积了很多政务。

  一些小的事情牛洋等人可以自主决定,但是像一些诸如‘决定是否出兵剿匪’、‘赈灾’、‘官员升迁’等需要箫靖亲自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已来到七月,天气也愈发干旱,大旱之象已现。

  上月、上上个月,大汉各地均出现粮食歉收现象,百姓吃饱饭,或是沦为流民,或是沦为黄巾,还有一部分则落草为寇…

  大汉各地都乱了!乱象已现!

  箫靖在广宗战场,面对的是黄巾,没有察觉到这些,但一些灵敏之士却敏锐的察觉到这些。

  ‘废史设牧’、‘允许各地截留税款’等政策的施行,未免没有让各地安抚百姓、平定乱局的意思……

  虽然在箫靖的重视下,善无、大刘、荒山三地都费了很大力气修建水库、水渠等水利措施,但天灾之下,粮食还是歉收。

  荒山镇粮田13005亩、大刘镇粮田18992亩,善无城粮田48322亩!

  按照每亩100单位粮食的正常产出,三地应产粮800余万单位左右。

  但是上上个月,三地粮产643万单位,上个月粮产就只有500余万左右,粮食产出大幅度下降……

  粮食产出的降低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一些百姓活不下去,落草为寇,打家劫舍,影响治安,另一部分百姓则是沦为流民……

  “令周仓率军剿匪,必须保证善无县内的治安!”

  见案卷上描述的贼匪之事,箫靖眼神一厉,大手一挥,便令周仓出兵剿匪。

  一方面则是可以训练兵卒,另一方面则是维护治安……

  “此外,开仓放粮,赈济流民、招收流民……这些流民未来可都能为我提供税赋!”

  批完剿匪之事,箫靖目光又转向另一卷案卷上描述的荒山镇、大刘镇以及善无城流民越来越多的事情。

  箫靖提前修建过水利设施的领地粮产都减低这么多,更何况其他郡县?

  也因此,与箫靖三处领地相比,雁门郡其他郡县的领地粮产降低的更多……

  而箫靖所处理的那些流民,并非善无百姓,其绝大多数都是周边诸如广武等县的百姓…

  因为善无县的繁荣,那些流民在逃荒的第一选择便是涌向善无。

  也因此,牛洋在赈济、招收一批流民后,发现流民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涌向三地的流民越来越多,不敢大意只能请示箫靖。

  “不过,若是赈济、吸纳了这批流民,仓库里贮藏的粮食恐怕就撑不住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