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领主,开局继承先秦遗产> 第144章 雁门萧郡守(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44章 雁门萧郡守(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三日后,大汉朝会。

  对于此次朝会,灵帝很重视,毕竟和自己钱袋子有关,一改往日缺席,端端正正高坐庙堂之上。

  朝会的内容很多,有各地干旱缺粮申请赈灾的折子,也有黄巾匪乱申请官兵镇压黄巾,还有各地申请截留税款的折子……

  面对这些大臣群情激愤讨论的国事,灵帝显得很是无趣,无趣的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侍卫在侧的十常侍张让见此,清了清嗓子,止住了大臣的讨论,直奔主题:嘉奖有功之臣。

  闻言,朝中大臣顿时安静了下来。

  目光看向了司徒袁隗、太尉杨赐、司空张温三人身上。

  由于十常侍掌权,无论是三公还是九卿变更极快,但袁槐背后是四世三公袁家、杨赐背后是弘农杨氏,张温家世稍弱,但功绩不俗,因此,三人颇能服众,众大臣较为认可。

  似乎感受了诸位大臣的目光,司徒袁槐上前一步,道:

  “启禀圣上,左中郎将皇莆嵩击溃黄巾,立下大功,可升迁冀州刺史!”

  凉、冀二州刺史空缺,朝中大臣中,唯有寥寥几人有功劳升迁,而皇莆嵩则是其一。

  至于凉州,太过偏远,将皇莆嵩安排到凉州做官,恐怕不是嘉赏,而是贬斥……

  “不可!中郎将皇莆嵩虽镇压黄巾,但却令汉军伤亡惨重,功过相抵,何谈升迁?”

  十常侍中,赵忠上前一步,轻描淡写的否定了皇莆嵩的功劳,压下了袁槐的建议。

  “你!阉贼!”

  朝廷众大臣闻言,当即脸上面露愤怒,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十常侍次次与他们作对……关键的是,他们还落入了下风!

  想到前不久和他们同为大臣的向栩、张钧所遭受的冤屈,他们心中便涌出极怒,怒视赵忠心,双眼喷火,宛如‘吃人’。

  前不久,侍中向栩、张钧仅仅因为议论十常侍,便被其下狱,冤死狱中,这引起百官激愤。

  借着此次朝会,有官员上前愤愤上奏:

  “启禀圣上,今有黄巾之祸,其根在常侍,唯有斩下常侍,悬其首以谢天下,才可消除兵灾。”

  听到这官员上奏,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目光一冷,阴森森的看着那不知死活的官员,眼中有怒意闪过……

  “荒谬,诸位常侍劳苦功高,怎能容你等污蔑!”

  十常侍并未开口,依附十常侍的一些官员便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反驳,驳斥道。

  “阉党!”

  “妄臣,奸贼!”

  “呸,这天下就是因为这些阉人才因此大乱,祸大汉者,唯阉贼耳!”

  “住口,天下分明国泰民安,岂有乱灾,即使有,也是你们无能!”

  “阉党!”

  “妄臣,奸贼!”

  “阉党!”

  “妄臣,奸贼!”

  ……

  朝堂上乱作一团,诸位大臣不顾姿态,互相指着鼻子大骂。

  砰!!!

  灵帝高坐龙椅,看着台下这乱作一团的骂战。

  没有愤怒,只有无聊……

  第一次出现,或许有趣,但自他登基以来,这些场景每天都有,怎个令人心烦!

  他拍了拍案牍,压下堂中杂乱声音,目光看向身旁的张让,

  “阿父,宣告旨意……”

  说着,灵帝打了個大大的哈欠,站起身子,稍稍活动了下。

  目光看向张让,“阿父,朝会便由你来主持,朕乏了,先下去了……”

  “恭送陛下……”

  张让目光闪烁,恭送灵帝。

  而诸多大臣,看着灵帝退下,满脸的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肃静!”

  张让清了清嗓子,阴森目光环视朝堂,压的重臣不自觉的低下头来。

  “接下来朝会便由杂家来主持……”

  “以下是此次黄巾之战中立下大功的有功之臣,陛下特许嘉奖……”

  “南阳太守许仕升……”

  “豫章郡守陶步升……”

  “……”

  在灵帝离开后,朝堂上成了张让一言堂。

  其大力提拔亲信,有恃无恐的安插官员,而以杨赐等三公为首的重臣,面对这一幕满脸的愤怒。

  但他们却无法阻止,因为张让背后的支持者是灵帝,而灵帝卖官鬻爵的传言传的沸沸扬扬,他们也有所耳闻。

  “原凉州陇西郡郡守董卓,大败黄巾,功劳卓越,升迁凉州刺史,并兼讨虏将军,平叛凉州、主持凉州异族之事。”

  “原雁门郡守丁原,劳苦功高,升迁太原郡郡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